-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④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3.“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如: “受制于人”的“于”。 “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4.“于”表示时间,可译为:“到”。如: 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5.“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介词“于”的意义: 1.管夷吾举于士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所欲有甚于生者 4.吾祖死于是 5.有求于我也 (对) (在) (比 ) (到) (从) 1.【2009年南京卷】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 D.皆以美于徐公 中考例题分析 A句中的“以”译作连词“来”; D句的中“以”译作动词“认为”。 C句中的“以”译作介词“因为”; B句中的“以”译作介词“用”; “以面受沫”中的“以”可译作介词“用”,与B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致。 2.【2008年无锡卷】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出自《哀江南赋》 D.万钟于我何加焉 A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向” D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对” C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在” B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比” “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 与C句中的“于”意义与用法相同,都是介词“在”的意思。 3.【2009年南通卷】下列句中“以”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刑以惩恶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A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认为”; B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凭借”; C句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 D 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因为”。 “刑以惩恶”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与C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致。 4.【2009年无锡卷】下列句中的“以”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土砾凸者为丘?????? B.策之不以其道? C.扶苏以数谏故????????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A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把”; B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根据”; C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因为”; D 句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 “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与D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致。 5.【2009年镇江卷】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答案: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句中第一个“以”表示原因,译作“因为”,“以是”译作“因此”;第二个“以” 译作介词“把”)。 6.【2009年苏州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答案: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句中“之”用作代词,代这件事;句中“于”用作介词,译作“到”) 。 今天这节课介绍了初中阶段常见的一些文言虚词,梳理了“之、其、何、以、于”等5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我们掌握文言文虚词有一定的启发。同时,本节课结合近年中考试题作了适当的分析,希望能给大家的文言虚词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 小结 制作人:确山县新安店初级中学 王峻岭 1.了解文言虚词复习要点。 2.掌握虚词“之、其、何、以、于” 的意义与用法。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一) 近年来,中考语文卷中,连续出现了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增加了课外古文的阅读量。这类题目出题的原则就是“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这就需要我们初三学生在复习阶段,系统地梳理课文中出现过的文言知识。现在,我把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作一个整理,仅供大家参考。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形势与政策(2024春)超星尔雅学习通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 02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含表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VIP
- 2025年山西政采专家培训后考试题库及答案最新.doc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版-1.pdf VIP
- 2025湖北襄阳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通过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免费颁奖典礼晚会PPT模板 (8).pptx VIP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采桑子》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贵州省贵阳市【辅警协警】笔试预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含答案)试卷 .pdf VIP
- ACP云计算复习测试卷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