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开创诗意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古今诗词齐聚首,飞入寻常品社课。”诗歌,语言凝炼、节奏鲜明、内涵深刻、意境高远,为许多文人所爱。读诗歌,可以丰富想象,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课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形成完美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果将诗歌与世隔绝《品德与社会》教学联系起来,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诗意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一、诗词走进品社课
兴趣是学生对外界事物广泛的好奇心。满足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无止境的本能欲望。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问,思维也被激活。众所周知,课本上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书上的内容只能引起学生短暂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总是对新鲜的东西感兴趣。于是我为学生大量补充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诗词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讲《中秋节与重阳节》吟诵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让学生明白中秋节是个全家团圆的日子:再让学生吟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会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的心情。讲《长江与黄河》一课时用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引入,并适时提问:“黄河的水真的是从天而来么,它发源于哪个省?流入哪个海?”引入《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第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使学生了解长江流入东海,并让学生迅速从社会图册中找答案,学生们一个个兴致盎然,找到后都迫不及待竞相发言。这样,一个本来十分枯燥的有关地点的知识轻易就被学生掌握了。讲《江南水乡》一课时为让学生感受到江南美景,补充白居易的《忆江南》,补充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从而让学生了解江南的特产有淡水鱼、莲蓬、莲籽。讲《长江三峡》时感受三峡景色,让学生背诵《早发白帝城》。在讲《杭州西湖》时,为感受杭州西湖美景补充民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到苏杭,一世冤枉。”以此让学生了解苏州、杭州从古到今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再让学生背诵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使学生体会西湖一年四季的景色都非常优美怡人,并告诉学生,西湖由此诗又得名西子湖。诗歌以它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化抽象为形象的说理方式融入到社会课教学中,既可以增长学生学识,开拓眼界,积累材料,又能丰富语言,活跃思维,储备语汇,这令学生兴趣盎然,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诗词德育相映红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要把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诗词不但具有内涵丰富、形象美、联想美、意境美的特点,更含有浓厚的感情、深刻的寓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诗词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让学生解秦始皇在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同时也讲秦的暴政,讲到荆坷刺秦王前所吟颂的千古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学生感受到壮士舍己为人的英雄气概。讲《台湾》时提到敏感的两岸关系问题,让学生再读读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和着《我的中国心》深情的乐曲朗诵,让学生充分感受台湾也是我们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理解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心愿。讲《林则徐虎门销烟》时吟颂林则徐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并为学生解释诗意: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林则徐崇高的爱国热忱。
数以千计的仁人志士留下的不少诗篇都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热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我把它们都充分运用在了社会教学中,极大激发了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久而久之,学生们也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都开始在自己的摘抄本上进行摘抄,有的学生也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如我在讲《内蒙古大草原》时,有学生起来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让孩子领略大草原的风情,激起孩子对祖国景色的热爱;讲《众多的山脉》,有的学生补充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使大家体会到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如在讲《一粒米的来历》时,有的学生补充了《悯农》,教育大家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讲《红军长征》时,有的学生补充了毛泽东的诗歌《长征》。如此把诗歌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起到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效果。
三、创新能力诗中来
在课堂上,创设了诗意的氛围,让诗歌走进社会课堂,让诗歌与德育相辅相成,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或许很多人会觉得相对于知识少、阅历浅的小学生来说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doc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DB37∕T 5118-2018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标准.docx
- 拭子擦拭取样方法验证方案(回收率研究).pdf VIP
- 机电安装工程培训课件.pptx VIP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全章)》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千古奇文《渔樵问对》.pdf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VIP
- Siemens 西门子工业 SIMATIC ET 200SP CM CAN SIMATIC ET 200SP CM CAN 使用手册.pdf
- 假钞识别培训课件内容.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