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测量工具.doc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的测量工具 中国古代使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是规、矩、准、绳. 规就是画圆的圆规. 矩是曲尺,可用于检查直角,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木工现在还在使用曲尺,学生和科研人员绘图用的三角板和丁字尺,是矩的进一步发展. 准是水准器,用于检查是否水平. 绳子可用于画直线和检测直线. 准和绳,现在仍是木工和建筑工人的主要测量工具. 传说规矩是伏羲发明的. 伏羲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他和妹妹女娲是人类的始祖. 山东嘉祥县汉代武梁祠石碑上刻有伏羲女娲像,伏羲手执矩,女娲手执规. 规矩准绳这些测量工具到春秋战国时期,应用已经普遍. 《吕氏春秋》中说:“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准绳. ”这是古籍中关于规矩准绳的明确记载.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就源于古代数学.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大禹治水时有这样一段话:“(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 山行乘撵,左准绳,右规矩,载四行,以开九州,通九道”. 在这里,司马迁给我们展现了禹带领测量队治水的生动画卷. 你看,禹带着测量人员,肩扛测量仪器,准、绳、规、矩样样具备. 他们有时在陆地坐车行进,有时在水上乘船破浪,有时在泥泞的沼泽地里坐着木橇,有时穿着带铁钉的鞋登山. 由此可见,“准、绳、规、矩” 是古代使用的测量工具. “准” 是古代用的水准器. 这在《汉书》上就有记载. “绳”是一种测量距离、引画直线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长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 禹治水时,“左准绳”就是用“准”和“绳” 来测量地势的高低,比较地势之间高低的差别. “规”是校正圆形的用具. “矩”是古代画方形的用具,也就是曲尺. 古人总结了“矩”的多种测绘功能,既可以定水平、测高、测深、测远,还可以画圆画方. 一个结构简单的“矩”,由于使用时安放的位置不同,便能测定物体的高低远近及大小,它的广泛用途,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 然而,“准、绳、规、矩”还不是最早的测量工具. 1952 年,人们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发现了一处距今约六七千年的氏族村落遗址. 在这个遗址中,有完整的住宅区,其中有四十六座圆形的或方形的房子,门都是朝南开的. 由此可以断定,氏族人是能准确地辨别方向的. 他们用什么办法来辨认方向呢?据推测,他们是观察太阳、星星来辨别方向的. 一般的物体,如树木、房屋等,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都会投射出影子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常常观察这些影子,慢慢地,人们发现这些影子不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着,而且还发现这些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立竿见影”便是我国古老的测量工作. 古人们用 “立竿见影”来确立方向,测定时刻,或者测定节气乃至回归年的长度等等. 由此可以说,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测量工具是“表”,也就是普通的竹竿、木竿或者石柱等物. 人们从远古研究“竿影”不知有多少千万年了.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人们通过“竿影”的丈量和推导,创造出一套“测量高远术”来,“立竿见影”成了汉语中的一句成语.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