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您一分钟 手机调振动;
;
从“十五”末的2005年到2010年,全国煤炭产量从21.5亿吨增加到32.5亿吨;在增长51%的情况下,煤矿事故总量连年下降,由3306起减少到1403起、下降57.6%;死亡人数连年减少,由5938人减少到2433人,少死亡3505人、下降了59%;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连年下降,由2.811下降到0.749、下降了73%。
; 各种所有制煤炭产量全面增长
;“十一五”期间全国各所有制煤矿产量比例图
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煤炭68.75亿吨,占总产量的49%;国有地方煤矿17.93亿吨,占总产量的13%;乡镇煤矿52.36亿吨;占总产量的38%。; “十一五”期间煤矿较大事故统计图
; “十一五”期间煤矿重大事故统计图
;“十一五”期间及2005年煤矿特别重大事故统计图
;
2011前9个月
全国煤矿发生事故63起,死亡281人
吉林省煤矿发生事故5起,死亡30人。;“十一五”期间各产煤省(区、市)煤矿事故总死亡人数统计图
; 2010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按省份统计图
;一些省(区)煤矿的安全水平接近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2010年,全国有1000天以上无死亡事故的矿井(9万吨以上)955处。
其中吉林省有30处。
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矿补连塔煤矿已经生产2亿吨煤炭无死亡事故。
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经降到了0.1以下,接近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内蒙古煤炭工业安全发展为啥这么好?
煤炭产量由1999年的6621万吨增加到2009年为6.37亿吨,增长近10倍。(去年为7.8亿吨)
死亡人数由1999年的314人减少到去年的33人,死亡人数下降达90%。
百万吨死亡率。由1999年的4.7下降到去年的0.055,降低了99%。
单井产量提高到100万吨;煤矿机械化率由当初不足30%提升到90%以上。
;
山东煤矿安全状况和经验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源头治本、夯实基础,创新监察、规范执法”四个方面,全力促进山东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省原煤百万吨死亡率由2001年1.53下降到2009年0.043,基本达到世界发达产煤国家井工煤矿开采水平。;
吉林省煤炭工业的基本情况。
煤炭产量由2000年1651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4820万吨,增长近两倍。
全省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2002年的275人减???到2010年的60人,下降了78.2%。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近20下降到1.4下降了90%多。
;;近几年各集团和各地区煤炭产量;近几年各集团和各地区煤矿事故情况;“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矿各类事故总起数比例图
;“十一五”期间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比例图
; “十一五”期间各类较大事故总起数比例图
;“十一五”期间各类较大事故总死亡人数比例图
; “十一五”期间各类重大以上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
;主要产煤国家安全指标;
重大、特别重大事故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与世界其他主要产煤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十一五”期间,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相比,中国煤炭产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一,2009年占世界煤炭产量43.9%;煤矿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仍然较高,与世界其他主要产煤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但差距在逐年缩小。
“十一五”期间,煤矿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较大幅度下降,较大以上事故总量下降,但重大、特别重大事故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煤矿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地震、山崩、海啸、台风等
(二):非自然因素:人、物、环境、管理和事故处置(人为的事故)
1.人的原因:主要包括:
(1)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危险作业或高速操作;
(3)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
(4)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
(5)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
(6)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
(7)在有危险运转的设备装置上或移动着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不停机、边工作边检修;
(8) 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2、物的原因
(1)设备和装置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
(2)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
(3)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他缺陷;
(4)安全防护装置失灵,
(5)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有缺陷;
(6)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
(7)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就不可能发生事故。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它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为事故。
;3.管理的原因
管理的原因即管理的缺陷。它有:
(1)技术缺陷。
(2)劳动组织不合理;
(3)对现场工作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离散制造数字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pdf VIP
- 2025年度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docx VIP
- GB∕T 1355-2021 小麦粉 GB∕T 1355-2021 小麦粉.pdf
- 欧洲人的标准 EN10088-1-2005-Eng.pdf VIP
- Panasonic XQG70-E70XS E70GS E70GWwashing machine Manual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函数的定义与函数的性质.pptx VIP
- 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养老机器人,AI养老.pdf VIP
- 智能制造系统感知分析与决策 配套课件.ppt
- 《中国水资源现状》课件.ppt VIP
- 水土保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