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拟行路难(其四) ———————————————————————— □鲍 照 三、名句填空 (1)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 (3)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行路难,______________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 二、资料存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诗歌一开头,诗人以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曲折婉转。 三、意旨探微 此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寒门出身的正直之士在仕途中备受压抑的痛苦,比较偏于哀怨。 1.“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中的“吞声”说明了什么? 【参考思路】 到了嘴边却强忍不敢呼喊,说明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 2.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思路】 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3.诗人前面说“人生亦有命”,似乎他已经心平气和地接受了门阀制度的现实,事实是否如此?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参考思路】 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低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 一个人的际遇如何,犹如泻水于地,不是也由出身的贵贱、家庭地位的高低决定的吗?读之,似乎诗人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手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从第二个反问句“心非木石岂无感”可以看出诗人的真正意思:哪里是什么人生有命,人的出身贵贱、地位高低,完全是由不合理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4.从《拟行路难》(其四)看,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思路】 1.借物起兴,感慨遥深 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读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置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也是由出身的贵贱、地位的高低决定的。 2. 近似口语,明白晓畅 全诗语言近似口语,晓畅流利,一唱三叠,叹之咏之,徘徊往复,尽情发泄。如“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几句话,诗人以极通俗的语言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3.跌宕起伏,曲折婉转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面对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智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拟行路难》(其四)全诗,完成1~3题。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一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答案: C 2.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答案: D 3.“泻水”四句作者言不当愁,接着写借酒浇愁。结合前几句和作者身世经历,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是什么样的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最新课件:四课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ppt
- 2015最新人教版三下总复习(3).ppt
- 2015江苏建筑工程计价定额培训课件.ppt
- 2015江苏高考数学考前指导(最后一课)课件.ppt
- 2015年浙江新中考 第8讲 电路探秘.ppt
- 2015春 第九章 酶反应器 to students.ppt
- 2015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配套课件:262_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2).ppt
- 2015牛津译林英语8BUnit7 Reading I.ppt
- 2015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计算(例2).ppt
- 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9 古诗四首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
- 2016中考话题复习《The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课件.ppt
- 2016人教版语文七上背诵默写含答案.ppt
- 2016中考语文专题11-文言实词与虚词.ppt
- 2016届《状元桥》物理一轮复习课件:722闭合电路.ppt
- 2016小升初英语知识点专项复习-专题五-句子-There-be-句型讲解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Book4Unit2.ppt
- 2016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一单元 细胞的分子组成 1-1-1借助显微镜走近细胞.ppt
- 2016届十三校第二次联考试卷分析.ppt
- 2016届《状元桥》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07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ppt
- 2016届第一轮复习公开课 第2讲 化学平衡状态.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