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眼视光初始检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白光刺激时,可破坏白-黑视素,引起神经冲动,产生白色感觉;无光线刺激时,白-黑视素合成,引起神经冲动,产生黑色感觉。 红-绿视素 黄-蓝视素 人所感知的色觉是三种组合或破坏共同作用的结果。 该学说认为色盲是缺乏一对视素(二色觉)或两对视素(全色盲)的结果。 3.近代的“阶段学说” 在视网膜内有三种感色锥体细胞,分别对红、绿、蓝三种色光敏感 将“三色学说”与“四色学说”统一起来。 色觉的产生过程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视网膜视锥细胞层阶段,视网膜的三种锥体细胞选择吸收光线中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分别产生相应的神经反应,同时每种感色锥体细胞又单独产生黑和白反应; 第二阶段是信息传送阶段,即在颜色信息向大脑传递过程中,不同颜色信息再重新组合、加工,形成 “四色应答密码”,最后产生色觉。 学说对色觉异常的解释为: 红色盲是由于感红锥体细胞的缺如,其结果是R/G机制不能活动,亮度通道由R+G+B变成G+B,故在光谱的长波端出现亮度感觉的障碍。 绿色盲是由于R/G缺如,其亮度通道不受影响,故其亮度感觉曲线与常人无异。 (三)色觉异常 因遗传或后天眼病引起辨色力较差或丧失的现象称为色觉异常。 例:道尔顿 分类:先天性色觉异常和后天性色觉异常。 先天性色觉异常 X-性连锁的隐性遗传 患病率:男性:6% 女性:0.5% 根据感光细胞的种类可分为三种色觉异常:三色视者、二色视者和一色视者。 三色视者 异常三色视者也有三种色感光细胞,只是敏感光谱发生了偏移,他们对色调的辨别能力下降,又称为色弱。 双眼视差 设注视点为M,它在两眼视网膜的成像分别为m1和m2。当注视M点时,其它物点A、B也会在视网膜上成像,分别为a1、b1和a2、b2,左右相应像点分别到相应视网膜中心凹的横向弧长之差,称为生理视差。 双眼视差通常表示为两物体所形成的集合角的差值:∠b1Bb2- ∠m1Mm2 三、 眼外肌检查 眼外肌:内外直肌、上下直肌和上下斜肌 1、眼外肌作用表 2、单眼运动 主动肌:眼球向某一方向运动时,起主导作用的肌肉。 协同肌:当眼球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除主动肌之外,起辅助作用的肌肉。如:向上转时,上直肌是主动肌,下斜肌是协同肌。 拮抗肌:与主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如内外直肌,上下斜肌为拮抗肌。 协同肌和拮抗肌 3、双眼运动 同向运动与异向运动 配偶肌:当双眼共同运动时,使双眼向同一方向运动的一对眼外肌。 例如:向右侧注视时,右外直肌与左内直肌为配偶肌。 6对配偶肌 隐斜视:双眼注视时,在融像聚散的作用下,双眼能保持同时注视同一物体的状态。 斜视:在正常注视状态下,无法双眼同时注视;物像落在视网膜非对应点上,出现复视,导致抑制。 斜视 4、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动眼神经 外展神经 滑车神经 四、视野检查 (一)概念: 视野:眼固视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 中心视力:眼所注视的那一点,代表黄斑中心凹的视力,约占视野中央5°范围。 中心视力以外的视力又称为“周边视力”或“视野” 。 正常视野 1、正常视野的范围:上方54°,下方74 °,鼻侧65 ° ,颞侧91 °。 2、除生理盲点外,全视野内各部位的光敏感度均正常,无下降区和暗点。 3、生理盲点位于注视点颞侧15.5°,水平中线下1.5°。 正常视野 (二)视野检查方法 1、对照法 2、平面视野计 3、弧形视野计 4、自动视野计 1、对照法 以检查者的正常视野与受检者的视野作比较,以确定受检者视野是否正常。 相对而坐,先右后左 双眼在同一水平 彼此相距40~60cm 被检查者整个检查过程注视检查者双眼 教育 报告 2、平面视野计 动态视野检查 黑色无反光布屏,六个相间5°的同心圆,中央为白色固视点。 1~2mm大小白色视标。 1~2m检查距离。 检查中央30 °和中央 15 °的视野范围。 2、平面视野计 视野异常 3、弧形视野计 动态视野检查 半径为33cm的半环弧形板 视标从周边向中央缓慢移动,从看不见到看见,再到视标消失。 记录视野区和盲点 弧形视野计 自动视野计 视野异常 五、 色觉检查 (一)颜色的基本特征 (二)颜色的视觉理论 (三)色觉异常 (一)颜色的基本特征 颜色是不同波长(380~760nm)的光引起的一种主观感觉,是观察者的一种视觉经验。最敏感点约在555nm的黄绿色区。视网膜中视锥细胞是色觉的感受器。 人眼不但能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且能辨别各种颜色。这种辨别颜色的能力,叫做颜色视觉,通称色觉。 颜色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如记忆、对比等),称为心理颜色。 颜色的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色调: 是颜色彼此区分的特性。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在视觉上表现为不同的色调,如绿色(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