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学校德育的本质、特点与功能;柏拉图:“人若是接受了正确的教育,受幸运的资质的恩惠,就会成为至高无上的上帝的动物;倘若未接受充分的教育,未能完美地成长起来,就会成为地上最狂暴的动物”。
康德:“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什么是道德?道德可教吗?; 词源的考察—“道”“德”
“道”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
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原指道路,引申为事
物运动变化的规则。从伦理学意义上讲,“道”指
做人的准则、规矩和与人交往的原则和规范,具有
客观社会规范的意味。 ;“德”:《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
势成之。”《管子》曰:“德者,得也。”得什么?
得“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之为“德”。
道德包含两个层面:一为社会规范(伦理),二为
个人品性(品德)。;道德与道德教育 ;二、学校德育的内涵与外延;思考:学校实施大德育带来哪些弊端?
学校德育是应该适应现实社会还是应该超越现实社会?
道德是价值问题,它要超越现实,高于现实。
德育应该是什么?
鲁洁教授: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
;人不仅懂得自己是谁,正在干什么;而且懂得自己
可能是谁,应当干什么。
道德的本质不在于它是一种规则,而在于它是人自
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使人更像一个人。
道德的本质就是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2.学校德育的内涵
所谓学校德育乃是教育者依据教育对象品德生成的规律,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教育对象的品德并引导其外化为道德实践,以实现其道德人格的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的教育活动。
;3.学校德育的本质
1)关于德育本质的两种认识:
一是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的角度讨论德育的本质
二是从人的本质形成的角度谈论德育的本质
2)德育的本质
?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理解和生存质量的提升。
; 第二节 学校德育的特点;一、学校德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其他教育类型的关系
(一)学校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区别
1.在目标指向上,德育与其他各育存在差别。
2.在运行机制上,德育与其他各育差别甚大。
3.在教育的时效上,德育与其他各育差别明显。
4.在依据的规律上,德育与其他各育也存在差别。
;(二)学校德育与其他各育的联系
学校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灵魂与价值指向。
二、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关系
;三、学校德育的作用和限度
(一)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学校德育的应有作
用。
(二)“德育神话”的消解和“德育合力”的共
识:学校德育的作用限度
;第三节 学校德育的功能;(二)学校德育的个体智能发展功能
1.支配并制约着个体智能发展的价值方向
2.促进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实现
3.激发个体智能发展的动力与热情
;(三)学校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个体享用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体现。所谓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乃指通过德育过程使个体实现自身的道德需要与愿望,以从中体验到某种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与愉悦的功能。
;二、学校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一)学校德育的文化功能
1.学校德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学校德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二)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
1.政治意识的传播与强化
2.政治行动的引导与培育
3.政治机构的充实与更新
4.政治关系的再制与创新
;(三)学校德育的经济功能
1.对生产领域中劳动者经济行为的价值规范与引导功能
2.对社会经济形态的维护功能
3.对劳动者生活与消费领域的引导功能
;(四)学校德育的生态功能
1.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
2.合理规范人与自然交往的行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