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开发特色旅游村寨的调研报告
关于开发特色旅游村寨的调研报告
旅游是当今世界最具生命力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县民族文化底蕴深远厚重。构建乡村民族文化旅游,既能发挥**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更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一段时间以来对**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结合**县实际,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县少数民族概况。**县是一个多民族移居的县份,有汉、苗、彝、白、壮、回等18种民族成份。20XX年底,**县少数民族人口4786人,占**县总人口的%。其中**人口4106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是**县的主体少数民族。
(二)**村基本情况。**村是**县最主要、最边远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之一,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13米,最低海拔800米,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无霜期240天,年平均降雨量1370毫米。辖26个村民小组608户2448人,其中**559户2249人,占%,有劳动力1150人。
(三)****基本情况。****村寨位于**村东南部,距镇改府所在地17公里,辖区面积平万公里,有农户1户484人,全部为**,劳动力人口232人。
(四)**文化传承与保护情况。据考证,清朝末年,四川筠连、贵州威宁和昭通镇雄、彝良等地的**同胞相继迁入我镇**村**、双房等地定居,形成了以川黔滇次方言**与滇东北次言**为主的**聚居村寨,至今居住历史已达110年,传承、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典型的百年**聚居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整理并编撰了能够较为全面反映**文化的《**镇**村**风俗集》,采取邀请市**协会等团体到**采风、组建**歌舞表演队、举办五·五花山节、举办**传统文化和技艺培训班等措施,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目前,**村仍然保存有完整的川黔滇次方言**语言和滇东北次方言**语言,**迎客礼、婚礼、葬礼等仪式文化气息浓厚,**服饰特色鲜明,歌舞、芦笙、唢呐、皮鼓等**礼乐传承有序,切麻、纺纱、织布、刺绣、蜡染等传统工艺保存良好,羊角杯、弓弩等手工业品精致、美丽,展现出强大的民族文化活力,加之美丽的自然风光等等,成立吸引众多游客的看点,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五)****特色旅游村寨建设情况。目前,除风雨回廊和风雨桥正在筹备中以外,其余特色民居、人行大道、旧房改造、养殖场、进场便道、排污管道、公厕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建设完成。民族特色更加鲜明、基础设施更加健全、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民主管理更加规范“六个更加”的目标基本实现。
二、开发****特色旅游村寨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一)优势。
1.文化底蕴深远厚重,特色突出。**县**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打造民族文化,树立**文化产业品牌的同时,又发展和丰富了**民族文化。
2.山清水秀,自然条件优越。无工业污染,森林覆盖率高且生长茂盛,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饮用水资源水质监测100%达标,地表水断面监测100%达标,河流水清澈,山间溪流可以直接饮用,年平均温度在18度左右,气候宜人,全年大部份时间有利于开展野外旅游活动,适合休闲、避暑、疗养。
3.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休闲旅游蓬勃兴起。目前,**村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三三公路已硬化,**等硬化已进入倒计时。十三五期间“县县通高速”等工程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为旅游出行创造有利条件,也有助于**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日渐丰富,一些新兴旅游业蓬勃发展起来,休闲、度假、疗养等项目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二)劣势。
1.县域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村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经济总体水平低。由于财力有限,目前,旅游项目经费投入未能得到保障,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缺乏,导致旅游资源开发滞后。
2.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精品景区尚未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许多景区、景点缺乏基础设施配套。景区、景点特别是民族文化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宣传推广,设施严重不足。亚洲第一螺旋隧道、烂坝山水库、**山原址等都是旅游特点和亮点所在,但这些特色旅游景点都相互孤立的,与临近的铜锣坝等热门景点无法形成旅游线路,缺乏整体性,没有充分体现出**全域旅游特色。
3.宣传力度不够,旅游渠道发展滞后。**村拥有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县内旅行社也只是挂牌旅行社,业务范围也是外地旅游,缺乏旅游点、旅游路标等基础配套,旅游路线未串联,缺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