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却是力量。
2017-2018期高二历史 特色教案
人文备课
序号7-9第3
序号
7-9
主讲教师:__________ 编写:_________ 课时:3
人文素养
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
人文材料
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又“舍道事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
陆九渊(1139—1193)是南宋理学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代表、心学开创者。他提出了“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他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不用学习也能体会。因此提出 “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发生分歧,1176年,双方在江西信州鹅湖寺进行了一场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人文课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也称新儒学。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知识讲授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
【合作探究】1: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
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的冲击。(P12第一段)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合作探究】2: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
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
2)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3)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chéng,hào)、程颐(chéng,yí)、朱熹。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学(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对于“物”,可训为“事”或“理”。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舜文“全纳教育”下的课程体系.ppt
- 一年级·看图写话第三课-你说我也说.pptx
- 消费心理学经典教案设计(1-6章).ppt
- 模拟试卷一---实践能力.doc
- 公司复习总结会策划案.doc
- 第7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ppt
- 《放飞理想-播种希望》主题班会教案设计.docx
- 七年级上册《春》.pptx
- 工作复习总结-2018.08.28高新区发言(长清).ppt
- 消防培训课件资料(新版).ppt
- [丽水]2023年浙江丽水缙云县融媒体中心招聘工作人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南昌]2023年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事业单位专场招聘7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呼伦贝尔]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事业单位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临沂]2023年山东临沂职业学院招聘教师和教辅人员5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中山]2023年广东中山市黄圃镇团范村公益性岗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北京]2023年北京顺义区事业单位招聘1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咸宁]2023年湖北赤壁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7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中央]2023年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招聘应届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其他地区]新疆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吉安]2023年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招聘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3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