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琥珀》.doc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琥珀》.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琥珀》 教学目标: 1.了解琥珀的形成,价值及依据,懂得想像要科学、合理。 2.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像。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齐读课题工:琥珀 2.提问:你们见过真的琥珀吗? 3.你们想了解琥珀吗?你们想从哪些方面了解琥珀? (出示CAI课件)站起来,大胆地说。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提得非常好,予明我们小朋友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聪明的孩子,也是最棒的孩子。下面我们看这块琥珀(出示CAI课件),俗语说,无巧不成书,世界真奇妙,竟有这么巧的事,两只活蹦乱跳的动物,竟同时被一滴松脂包在里面。这就是今天课文里要介绍的琥珀。下面我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刚才哪些同学问题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通过读,大家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时间形成发现价值) 2.好!说得非常准确。下面我们分组合作学习,(出示CAI课件) 合作要求: A选择你们组最感兴趣的1~2个问题进行讨论学习。 B你们组采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C通过讨论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三、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出示课件) 天气热时间漫长 松脂球松树毛琥珀 苍蝇、蜘蛛地壳变化 △这块琥珀是怎样发现的? 海浪把琥珀冲到海岸上 发现的条件——小孩发现 父亲识别 △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价值? 四、总结 通过学习讨论,我们知道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现在还有很多同学的问题在书上没有找到答案。下面我们大胆地提出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解答,谁答的问题最多,,谁就是我们班的小博士,小灵通,大家想不想当?好!提问开始。 五、质疑问答,扩展知识 (1)一问一答 (2)大胆介绍 (3)评比 六、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七、作业(出示课件) 1.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像,和大家交流交流。2.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2、感受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大胆合理的想象和逼真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楚地介绍琥珀的样子及形成过程的依据,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关于琥珀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在五年级时学习过一篇课文《黄河象》,在北京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两具大象的骨架,那就是黄河象的骨骼化石。(课件展示)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块形成于一万多年前的珍稀化石——琥珀(板书课题)看,这就是神奇美丽的琥珀化石。(课件展示) 2、师:看到这些美丽的琥珀,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3、生提问题。 4、生汇报资料。 5、师:《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学小品,也就是说明文,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44页,随着作者的推测,走进这块琥珀形成的传奇故事吧! 二、回顾初读,交流收获。 1、检查字词掌握。 2、指名读课文,其他生边听边吧读书收获做批注。 3、生汇报读书收获。 三、品读语言,感受推测。 1、师: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 生:文章的第2——13自然段写了琥珀的形成过程。 2、师:作者由这块罕见的琥珀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作者又是怎样推测与想象的?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课件出示问题) 生默读课文。 3、师:苍蝇和蜘蛛为什么会被同时包在里面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找出相关语句。 4、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苍蝇呢?说说你的体会。 生读课文并谈自己的体会。 师课件出示描写生活中的苍蝇,生读一读,和课文里的小苍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 5、师:感受到了作者语言的生动,那作者是否也是这样写蜘蛛的呢? 生汇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蜘蛛的动作和心理描写。 6、师:此时,“螳螂意欲捕蝉”可结果怎样呢? 生齐读9——11自然段。 师:找出这几个自然段中写苍蝇、蜘蛛行为结果的关键词。读出蜘蛛、苍蝇的不幸。 7、(课件出示)两只小虫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师:泪珠指什么?天气炎热,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树林(课件出示)两只小虫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汗珠里。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生结合课文谈体会。 8、师:这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悲剧,课文这么写,正体现了它生动的文学色彩。现在的这个松脂球就是琥珀,对吗?想象它一直挂在这棵老松树上,挂下去,会不会变成琥珀?(不会)所以,科学家又推测了下面的变化。 生齐读12、13自然段。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松脂球是怎样形成化石的? 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9

文档评论(0)

施工方案编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业从事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资料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