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视频原理-许方敏-01c-色度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男性和女性对颜色的不同 最受女性欢迎的颜色 靛灰色(Dusty Teal) 肉粉色(Blush Pink) 薰衣草灰(Dusty Lavender) 鹅黄色(Butter Yellow) 玫瑰灰(Dusky Rose) * 用大数据分析蓝色到底是什么样子 * 谢谢! * * 空间混色法:利用人眼空间细节分辨力差的特点,将三基色光在同一平面的对应位置充分靠近,且光点足够小,人眼在离开一定距离处观看时,会感觉到是三基色光的混合色。空间混色法是同时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时间混色法:利用人眼的视觉惰性,将三基色光在同一平面的同一处顺序出现,当间隔时间足够小时,人眼会感觉到是三基色光的混合色。时间混色法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彩色都可以分解为三基色;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得到自然界绝大多数彩色,混合色的色度由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决定,亮度等于三基色亮度之和。彩色的这种分解、合成机理称为三基色原理 * 孔子曾说“红紫不以为亵服” 白居易的著名诗句“江州司马青衫湿”被贬官后的诗人只有穿“青衫” 红得发紫 青、白、黑三色,则较为平实素朴,既不具备黄色的哲学属性,又没有紫色那种物以稀为贵的特质,所以数千年来一直是属于劳苦大众的颜色。如青色,汉代时,富贵人家的仆人们常用青巾裹头,所以被称作“苍头”。“苍”便指“苍翠”,即所谓的深青色。两晋南北朝时,晋怀帝被匈奴政权抓了去,还被强迫穿上仆人的青色衣服在宴会中当侍从,留下了“青衣次酒”的故事,常用来比喻受人摆布。白蛇传是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是主角,所以有名有姓,叫白素贞;青蛇是配角,虽然说是姐妹,实际却像丫鬟,所以连名字都没有,敷衍了事地叫作“小青”,其舞台形象么,也是一身青衣了。至于没有官阶的普通百姓被称作“白身”,整日劳作、风吹日晒的农夫被称作“黎民”,都是兼备自然色彩与阶层色彩的。“黎”古通“黧”,形象揭示出百姓在田里耕作,被太阳晒得“黧黑”的面孔。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黔,黎也”,直接将“黔”“黎”两个字划了等号。其依据是,秦代百姓都以黑布裹头,秦人称之为“黔首”;周朝则改称为“黎民”。 * 远看灰,近看全是颜色。 * 这幅图展现了人们心目中颜色之间的过渡。例如,人们常说的“蓝色”和“紫色”就是图中右边表示出的颜色范围,蓝紫边界线代表了被认为是蓝色或紫色几率相等的颜色。 *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技术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技术中心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技术中心 数字音视频原理 Principle of Digital Video Audio 第 1 讲 电视历史 视觉特性 色度学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 《孙子兵法》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 【五味】甜、酸、苦、辣、咸 【五色】红、黄、蓝、白、黑 * 本节内容 1 - 历史、视频特性和色度学 a) 三基色 b) RGB 计色制 c) XYZ 计色制 d) 显像三基色 * 彩色的表示的生理基础 彩色的表示是基于 Tomas Young 提出的三基色原理: “任何彩色可以用合适的三种基本色混合而再生” 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 生理学已证明,视网膜中有 3 种锥状细胞,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S1(λ) S2(λ) S3(λ) ,其中, λminλλmax, λmin=380nm,λmax=780nm。 吸收光谱响应的峰值分别在光谱的红(黄绿)、绿、兰区域。而且吸收曲线有相当多的部分是相互重叠的。这是三基色原理的生理基础。 * 三基色原理 基于三基色原理,一个功率波谱分布为 p(λ) 的色光 C 所产生的彩色感觉,可用谱响应来描述,即: 如果功率波谱分布分别为 p1(λ) 和 p2(λ)的色光 C1 和 C2,它们产生的响应 a1(C1) 和 a2(C2) 满足: 则认为彩色 C1 和 C2 是相同的。因此,往往两个彩色看似相同,但却会有不同的谱分布。 在彩色复现中,并不要求恢复原景物光谱成分,而重要的是应获得与原景物 相同的彩色感觉。 * 三基色原理 如果适当选择三种基色,将它们按不同比例进行合成,就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的彩色感觉,合成彩色的亮度由三个基色的亮度之和决定,而色度(即色调与饱和度)则由三个基色分量的比例决定。 三个基色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其中任一基色都不能由其它两基色混合产生,这样就能配出较多的彩色。 三基色相加混色:在彩色电视中采用将三种基色光(红、绿、兰)按不同几例相加而获得不同彩色光的方法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