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第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精选)课件.ppt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第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问题 臭氧层破坏 酸雨 成因 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中氟氯烃增多 自然:地形、大气运动。人为: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SO2、NO等 分布 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上空 西欧、北美、日本和我国南方 危害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损害人的免疫力、危及海洋生物 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酸雨——腐蚀建筑物 对策 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国际合作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温馨提示] 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 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其主要原因是:①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②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③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 2.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环境问题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成因 自然原因:气候变干,降水减少;人为原因: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不合理灌溉 自然原因:暴雨、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滥垦、滥牧、植被破坏 分布 中亚、西亚、北美和我国西北等 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山地、丘陵地区 危害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少 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水库、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对策 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林体系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水库和防护林体系 栏目导引 第十一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基落实 自学导引 考点串讲 课堂互动 考题演练 课时达标 考向剖析 以考视点 考能检测 强化闯关 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中氟氯烃增多 *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阶段 人类活动特点 人地关系特点 采集渔 猎时代 _____、______为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 生产力水平_______,发展缓慢,人类与环境保持____________关系 采集 渔猎 低下 原始的平衡 农业文 明时期 人口迅速_______,大规模开发利用_____、____等资源 人类与环境的_______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 增长 土地 水 对抗性 工业革命以来 _________ 突飞猛进,人类攫取_________的能力空前提高 人类试图成为___________,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_________迅速激化 科学技术 自然资源 自然的主宰 人地矛盾 2.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_________,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____。 ②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______中。 环境空间 物质和能量 环境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向环境_________的速度超过了______________的再生速度。 ②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__________。 索取资源 资源及替代品 自净能力 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表现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_____等短缺 _________、土地荒漠化、__________减少等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能源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 (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更突出 _____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 _____地区、发达国家严重 乡村 城市 思维升华 1.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严重? 提示: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加之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此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 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_______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____________的发展。 (2)内涵:_____持续发展是基础,_____持续发展是条件,_____持续发展是目的。 (3)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代人 满足其需求 生态 经济 社会 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思维升华 2.(2011·高考广东文综卷改编)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____________。 答案: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增加经济效益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