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PPT 36页).ppt

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PPT 36页).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胜利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 汇报人:孙鑫宁 采油工程处2010年9月6日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的进展 技术应用情况及效果 发展趋势 水井开井率:84.4% 注采比:0.86 层段合格率:65% 年注水:2.3×108 m3 7440 6282 2838 2577 2256 0 2000 4000 6000 8000 总注水井数 开井数 方案分注井数 实际分注井数 实际分注井开井数 胜利油田以水驱开发为主。截至2009年底,分公司共有853个单元区块投入注水开发,水驱动用储量26.85×108t,占油区动用储量的64.5%。 1、分类及应用情况: 1)分类:胜利油田的分层注水井以一级两段、两级三段为主,分层注水管柱一般都采取井口悬挂式结构。根据配水器的不同,又分为偏心和空心两种注水管柱。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 类型 分注一层 分注两层 分注三层 其它 合计 数量(口) 194 1750 601 32 2577 类型 偏心分注 空心分注 其它 数量(口) 863 1599 115 1、分类及应用情况: 2)应用情况:通过对452口分层注水井进行作业跟踪统计发现:分层注水管柱1年内有效井数占66.7%,1-1.5年内有效井数占43.5%, 1.5-2年 内只有30.4%, 2年 以上有效井数只有 16.6%。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 问题1:管柱结构不合理。 管柱中没有采用必要的锚定及长度补偿措施,随着注水井工作制度的变化及注水压力的波动,管柱中产生的温度效应和压力效应引起管柱的蠕动,从而带动封隔器上下蠕动,导致封隔器解封,分层失效。 存在问题: 变化过程 关井→洗井 洗井→注水 注水→注水 注水→洗井 洗井→注水 注水→注水 注水→关井 累计注水时间 (d) 0~1 1~50 50 50~51 51~100 100 长度变化ΔL (m) -1.39 1.49 -0.57 -0.922 0.92 -0.06 1.03 累计变化长度 (m) 1.89 3.38 3.95 4.872 5.792 5.852 6.882 注水管柱在各个过程中的温度效应 存在问题: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 问题2:封隔器不能满足深井长效注水要求 扩张封隔器 压缩封隔器 胶筒结构:单层帘布式 抗疲劳强度低、寿命短; 耐温低(≤90℃); 停注时层间串通 胶筒材料:普通丁腈橡胶 耐温耐压技术指标较低(125℃、25MPa) 胶筒结构:无肩部保护机构,接触应力和肩部防突能力低; 洗井活塞工作可靠性差,有效期短,失效后层间窜通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 问题3:配水器结构形式单一,工作可靠性差 空心配水器 偏心配水器 作业时要投捞死芯子,作业工序复杂; 工具可靠性低,凡尔抗刺性能差。 采用常开式结构,停注时产生管内串通,管柱使用寿命低; 堵塞器偏置一边,调配时投捞成功率较低。 存在问题: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 问题4:随着油田开发后期精细韵律层投入开发,分注层数增加、层间距缩小,封隔器卡距减小,现有分层注水技术不能满足细分层系注水开发的需求。 问题5:出砂井分注技术有待完善,水井出砂造成测调遇阻、注水井欠注问题日益严重。 存在问题: 目前胜利油田的注水井测试主要采用聚流式流量计进行,测试时需要反复投捞调配,测试时间长,效率低; 全油田共有测试车127台,实际运行108台,新度系数0.29;注水井监测仪器设备362套,完好271套,完好率74.86%。 问题6: 测试技术及装备老化,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差。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 存在问题: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的进展 技术应用情况及效果 发展趋势 井下工具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测试调配技术 深入调查分析,强化科技攻关,井下工具工作可靠性不断提高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展之一 1、封隔器 压缩式:将胶筒材料改为氢化丁腈橡胶,采用铜护罩肩部保护及双胶筒密封结构。提高了接触应力和肩部防突能力,耐温160℃,耐压35MPa以上 扩张式:采用钢骨架三层结构胶筒,胶筒的密封压差提高到达35MPa以上,抗疲劳强度提高5~8倍。 (1)胶筒 压缩式:设计了液压反馈式反洗井机构,解决了洗井阀关闭不严造成的层间窜通问题,提高了密封可靠性。 扩张式:设计了密闭锁紧机构,解决了停注时层间窜通问题,优化设计了解封方式,提高了解封可靠性。 (2)结构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展之一 2、配水器 空心式:设计液压换向轨道,实现免投捞一次作业完井; 将芯子密封件改为双联防脱密封件,减少了密封件脱落现象,提高分层配水可靠性; 将出水凡尔和球

文档评论(0)

138****88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6204111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