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PAGE
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成长和壮大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批驰名品牌,有效带动了农牧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区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加快推进“三化”进程,扩大就业,解决“三农”问题,弱化二元经济结构,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础
(一)农畜产品加工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六大优势产业之一
农畜产品加工业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整体规模迅速扩大,特别在“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到2005年全区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有1541家,总资产691亿元,从业人员33万人,实现销售收入874.5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60亿元, 约占全区工业增加值近四分之一。实现利润67.6,上交税金28.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927家, 总资产664亿元,从业人员30.4万人,实现销售收入85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55亿元,实现利润66亿元,上交税金28亿元。
(二)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全区现有销售收入超500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927家。其中超过百亿元以上企业两家(伊利、蒙牛),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超10亿元以上企业9家,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超亿元以上企业114家,实现销售收入652亿元;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40家,销售收入占全区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总销售收入的57%。有以伊利、蒙牛、鄂尔多斯、华资为代表的农畜产品加工上市企业8家。涌现出了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维信、华资、科尔沁牛业、草原兴发、草原伊盛、恒丰、呱呱叫、河套酒业、淳江油脂、金宇、亿利、宇航人、奈伦、富广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对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带动作用。
(三)品牌效益日益明显
全区共有310种农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居全国第二位,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品畅销全国,绿色食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达10%左右。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草原兴发、河套(面粉)、塞飞亚、河套(酒)、草原(糖)、小肥羊等16个品牌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使内蒙古成为拥有驰名商标最多的少数民族省区,大大提高了内蒙古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扩大了内蒙古的影响。
(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产业基地初步形成
已经形成和确立了乳、肉、绒毛、粮油、马铃薯、饲料饲草、特种生物资源及沙产业、果蔬加工、中蒙药和生物制药等九大优势产业,初步建成了符合我区资源特点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农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五)成为以工补农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005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989元,其中有1000元来自于农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经营,占33%。农畜产品加工链条约辐射农牧户142万户,占农牧户总户数的36%以上。
在发展的同时,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多数产品加工层次浅,竞争力不强。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三是农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滞后,集约化水平低。四是农畜产品加工与原料生产者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五是为农畜产品生产的服务组织不健全,社会化水平低。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总体要求,依托优势资源和优势企业,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切实提高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能力。在保持与扩大乳、绒、牛羊肉加工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基础上,加快和推进粮油、马铃薯、果蔬、饲草饲料、特种生物资源及沙产业等加工业的发展,不断打造草原绿色品牌,提高农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发展原则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以质取胜。
——依托比较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和无污染的绿色品牌。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扩大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
(三)主要奋斗目标
到2010年,农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900亿元,年均增长28%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530亿元(按2000年价格计算),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25%左右;促进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向优势区域集中,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达到150家,其中超100亿元的力争达到4家,超50亿的力争达到10家,超过1亿元的达到136家;主导产业原料基地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农畜产品加工业驰名商标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