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II
摘 要
离子色谱是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主要用于分析试样中的阴离子成份,速度快,灵敏度高。应用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IC)测定饮用水中不同数量级的F-、PO3- 4 、Cl-、Br-、NO3-、SO2- 4 等6种无机阴离子,以Na2CO3-NaHCO3作流动相,分析柱为A-SSUP-5阴离子交换柱,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20μL定量环直接进样。根据所得色谱峰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判断,根据峰面积定量测定各种阴离子的含量。该方法线性相关性好(R>0.9990),精密度高(RSD<3.6%),准确度好(平均回收率96.5%~102.4%),检出限低。可同时测定饮用水中不同数量级浓度的6种无机阴离子,检出限低,操作简便,快速准确,不仅能够满足水质监测要求,并且可大幅提高检测效率。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 饮用水 阴离子
Abstract:
As one member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on chromatography i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 Br-, Cl-, NO2-, NO3-, PO3- 4 and SO2- 4 in drinking water . The separation of F-, Br-, Cl-, NO2-, NO3-, PO3- 4 and SO2- 4 are achieved on high capacity A-SSUP-5 column with Na2CO3-NaHCO3 as mobile phase. The detection is performed by a DS5 conductivity detector, and 25 μ L sample loop is used for inject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contents of various anions are linear with peak areas,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3.56-6.74 μg/L. The linearl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se six anions are good (R>0.9990) , (RSD<3.6%) and the recovery between 96.5% and 102.4%. The proposed method is proved to be sensitive, accurate, simple, and excellent application i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requir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iciency of detection is enhanced substantially.
Key words: ion chromatography drinking water anions
离子色谱法分析饮用水中阴离子的含量
PAGE 26
河南城建学院
1 绪论
1.1离子色谱的定义和发展
离子色谱是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是分析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一种液相色谱方法,现代离子色谱的开始源于H.Small及其合作者的工作,他们于1975年发表了第一篇离子色谱论文[1],同年商品仪器问世。
Small等将第二支柱子(后来称为抑制器)连接于离子交换分离柱之后,通过在抑制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在测定所分离的离子前,将淋洗液转变成低电导形式,降低流动相的背景电导,提高待测离子的电导响应值。1979年Fritz等提出另一种分离与检测的方式,电导检测池直接连接于分离柱之后,用低离子强度的溶液作流动相,不用抑制住,叫做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或称为单柱离子色谱法)。用低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作柱填料,低离子强度的溶液作流动相。两种方法所用柱填料和淋洗液各不相同,各有其优缺点。从离子色谱问世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其初期,离子色谱主要用于常见阴离子的分析,而今,离子色谱已在非常广的范围得到应用,已经成为在无机和有机阴、阳离子分析中起重要作用的分析技术。虽然离子交换仍是离子色谱的主要分离方式,离子排斥和离子对色谱在离子型和水可溶有机离子的分析中也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就其主要应用而言,抑制性和非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是最通用的检测器[2],紫外-可见、安培、荧光以及原子吸收光谱和质谱等元素特征检测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离子色谱法早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阴离子的分析,如一次进样,可8min内连续测定μg/L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