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石油物性和分类new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冰点下降法 轻馏分(350℃) (2)沸点升高法 (3)蒸气压渗透法(Vapour Pressure Osmometry, 简称VPO法) 实际上并不涉及渗透或渗透压,而是蒸气压平衡法,原理与沸点升高法相似,同样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只是它并不在沸腾的状态,而是在低于其沸点的情况下测定的。 只能测定沸点350 以上的样品,分子量上限35000。 ? 重脱油的萃取压力、累计收率、粘度及粘度比 克拉玛依轻脱油平均切割成五个馏分 各馏分之间粘温性接近 粘度存在较大差异,随累计收率的提高而增大 克拉玛依重脱油切割成四个馏分 其粘度随累计收率的提高而大幅增加 粘温性逐渐变差 变化规律 碳原子数相同,多环芳香烃最低,单环芳烃次之,环烷烃和烯烃居中,烷烃最高; 同一族烃,分子量越大,苯胺点越高。 GB510-83 第七节 石油物性与组成关系 1.平均沸点 2.粘度 3.分子量 Joback和Reid (1987) 认为与基团贡献增量之和呈线性关系,建立了一个线性方程 K.G. Joback, R.C. Reid, Chem. Eng. Commun. 57 (1987) 233–243. Constantinou和Gani(1994) 对Joback模型进行了大的改进,在沸点与基团贡献增量之和的关系上选用对数方程式。 L.R. Constantinou, R. Gani, AIChE J. 40 (10) (1994) 1697–1710. Marrero-Morejon和Pardillo-Fontdevila(1999) 采用如下方程: Cordes和Rarey(2002) 提出了新的模型 其中 Ni,Ci定义同公式(1)、(2) n- 分子中除氢以外的原子个数 a,b,c为可调参数:a=0.6713,b=1.4442,c=59.344(K) N-alkanes N-alknols 寿德清等对国内7种主要原油如大庆、胜利、辽河、大港、任丘、孤岛、羊三木等以及7种直馏馏分及二次反应馏分油 寿德清、王从岗、向正为、万重英、陈泽辉、杨朝合,我国石油馏分10种物性德预测方法,炼油设计,23(3),39-45,1993 2.粘度与性质组成及温度压力的关联式 3.相对分子质量 4 临界性质 Joback改进的Lyderson方法 4.2 经验关联 临界温度 Roess: tc-石油馏分的临界温度,℃ D=S(1.8tv+132) S-石油馏分的相对密度,15.6℃/15.6℃ tv-石油馏分的体积平均沸点,℃ 适用范围: S-0.660-0.975,pc=1.7-4.8MPa, tc=290-540℃,平均偏差±3.3%,最大绝对温度为12 K Riazi-Daubert Tc-石油馏分的临界温度,K Tb-石油馏分的体积平均沸点,K 平均偏差1.3%,最大10.6% Sim-Daubert Tc-石油馏分的临界温度,K Tm-石油馏分的分子平均沸点,℉ 临界压力 Sim-Daubert Cavett: 第八节 石油的分类 1.简单分类 (1)相对密度进行分类 (2)按硫含量分类 低0.5%, 含硫0.5%-2.0%, 高硫2.0% (3)按蜡含量分类 低含蜡0.5%-2.5%, 蜡2.5%-10%,高含蜡10% (4)按胶质分类 低胶质5%,含胶质5-15%,胶质15% 同族烃类 对作图成一直线 斜率对不同烃类不同, 烷烃K最大,芳烃最小,该斜率称为特性因数. 3.原油分类 3.1 UOP K分类 T 为中平均沸点(实分子平均沸点+立方平均沸点/2), 以绝对温度K 表示 K12.1 石蜡基原油 大庆 K=12.6 11.5K12.1 中间基原油 胜利 K=12.1, 孤岛 K=11.8 10.5K11.5 环烷基原油 原油的中平均沸点难以测定, 通常用50 或100 的粘度与比重通过查图确定. 缺陷: (1) 不能分别表明原油低沸点馏分和高沸点馏分中烃类的分布规律; (2)?原油组成复杂,粘度测定不够准确, 加上图表本身的误差, 有时不完全符合原油组成的实际情况. 3.2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 1935年美国矿务局(U.S. Bureau of Mines)提出,关键馏分分类法更能反映原油的化学组成特性. (1)在常压下蒸得 250-275 ℃馏分作为第一关键馏分(轻关键馏分), (2)沸点395-425℃的馏分 (减压下 40mmHg 为 275-300) 为第二

文档评论(0)

550008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