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甲醛白菜引发的思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甲醛白菜引发的思考 关于甲醛白菜的新闻 2012年5月4日,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曝光了山东省个别地区在大白菜贮运过程中喷洒甲醛溶液保鲜的问题,随后,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和引用。事件发生后,山东省农业厅及时召集蔬菜、植保、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同时组织蔬菜主产区对使用甲醛保鲜蔬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甲醛基本知识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致癌和致畸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 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的名单上它居第2位。我国《食品卫生法》明确禁止甲醛和含甲醛的化合物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并且如果在食品中检出甲醛, 其甲醛含量也必须低于食品的本底值。 一、甲醛的理化性质―物理性质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和窒息性气味的气体。具易燃性及腐蚀性,易溶于水、醇醚。熔点-92℃ 沸点-19.4℃。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其4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此溶液沸点为19℃。 一、甲醛的理化性质―化学性质 化学分子式HCHO,分子量:30.03 结构式: 二、甲醛的主要用途 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此外甲醛还可以用于防治某些植物疾病,如防治瓜类炭疽病,茄子褐纹病、黄萎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西红柿青枯病,蚕豆枯萎病,大葱、葱头炭疽病,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青枯病、茎基腐病、粉痂病,菜豆、豌豆炭疽病,甘蓝根朽病等。 三、甲醛的毒性 1)诱发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炎,特别是能够诱导哮喘,严重可以至人死亡。 2)引起眼部和气道刺激,导致直接的病变或降低这些部位的防病能力。 3)导致氧化损伤,主要表现在肝脏、心肌、肺和肾脏神经毒性。 4)导致人失眠、精神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反常、食欲不振。 5)生殖毒性、导致流产、不孕等 四、甲醛中毒―甲醛的毒理 1、急性毒性 人的嗅觉阈为0.06 ~ 1.2mg/m3,眼刺激阈可低至0.01~1.9mg/m3,4.8~6.0mg/m3即出现轻度流泪,一般可耐受30分钟,12~24mg/m3时,鼻与咽喉严重灼伤、流涕、呼吸困难;60~120mg/m3吸入5~10分钟后即发生支气管和肺部严重损害。误服甲醛溶液的经口致死量约为10~20ml。 四、甲醛中毒―甲醛的毒理 2、慢性毒性 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蒸气,可有头痛、软弱无力等。甲醛浓度达20~70mg/m3的车间内,工人有食欲丧失,体重减轻、软弱、持久性头痛、心悸和失眠等现象。据报告,甲醛还可引起触觉、痛觉和温觉障碍,身体一侧(常为右侧)排汗过盛,身体两侧温度不等。 四、甲醛中毒―甲醛的毒理 3、诱变性 在数种细菌、霉菌和果蝇的诱变短期测试中,甲醛是诱变剂,可导致HeLa细胞非程序性DNA合成。在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可见与DNA结合。对仓鼠和人淋巴细胞,可使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增高。 四、甲醛中毒―甲醛的毒理 4、致癌性:当大鼠吸入一定甲醛蒸气浓度及适量时间,有引起鼻腔肿瘤之报导,即114只受试大鼠中发生鼻腔鳞状细胞癌52只,鼻腔其它肿瘤2只。对人的致癌危害尚需要人群流行病学资料证实。 5、致畸性:至今未见有报导 四、甲醛中毒―甲醛的毒理 6、体内转归 甲醛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都很活泼。经呼吸道吸入,有60~80%由肺部吸收,小部分以原形从呼吸道排出,大部分在体内迅速代谢,转变成甲醇,进而氧化成甲酸,以甲酸盐形式从尿中排出,或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尿中亦可找到甲醛原形。 五、甲醛中毒―发病机制 1、甲醛的刺激作用:甲醛为原浆毒,能凝固蛋白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其气体,可致眼和咽喉充血、水肿,以及支气管和肺部炎症、水肿、组织损害;皮肤接触甲醛溶液,可抑制汗腺分泌,使皮肤干燥皲裂,或引起接触性皮炎,出现红斑、丘疹及甲沟炎;误服甲醛溶液,可致口腔、食管、胃肠损伤,致消化道穿孔,或致休克、昏迷及肝、肾损害。 五、甲醛中毒―发病机制 2、甲醛的致敏作用:皮肤接触甲醛溶液,可引起过敏,出现皮炎、湿疹等反应,嗜酸粒细胞增多。甲醛气体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则罕见。 3、甲醛的麻醉作用:甲醛在体内可被分解为甲醇。因此高浓度吸入可引起一定的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 六、甲醛中毒―临床表现 1、眼、呼吸道及皮肤的刺激性表现:有眼刺痛、咽痛、咳嗽、胸闷等症状。 随着接触浓度加大,及时间增长而症状加剧,或出现眼痛加重,流泪,咳嗽加重,咽部明显充血,肺部呼吸音粗糙。 如皮肤接触甲醛,可使皮肤干燥,引起接触性皮炎,出现红斑、丘疹、瘙痒;偶可致皮肤过敏,出现荨麻疹样皮疹;长期慢性接触,可引起皮肤皲裂及湿疹。 六、甲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