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构造演化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区域构造演化;中国五台-晋宁阶段(震旦纪前)古构造图(据杨森楠等) 1-古中国板块边界;2-五台期(23亿年前)固结区;3-吕梁期(19亿年)固结区;4-晋宁期(10~8亿年)固结区;5-推测晋宁期固结区;6-印度板块北缘初步固结区;7-洋壳海域中初步固结的中间地块;8-洋壳海域区;一、华北板块基底形成与盖层发育初期 (一)太古代华北陆块形成 ;1、最早的陆壳 目前我国测得的少数几个35亿年左右的同位素年龄样是在冀东的迁西、遵化一带地区,这很可能意味着在35亿年左右的这次构造-热事件形成的一小块最早的陆壳,它的轮廓及构造面貌都尚难确定。 2、陆壳阶段(迁西期) 35-30亿年期间,是我国境内及各陆壳的形成阶段。冀东迁西群和辽东鞍山群都有30亿年前后的年龄数据,代表了形成华北板块北缘古岛链式陆核的构造-热事件。 3、陆块形成(阜平期) 30-25亿年的晚太古代后期,是陆核向陆块演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大地构造的差异性逐渐的明显起来,首先表现在出现了明显的岩相分异, 其次在某些研究工作比较深入的地区也发现存在着由于古隆起构造的存在,而控制着其外侧的岩相变化的现象。 大约发生在25亿年以前的构造-热事件,即阜平运动, 导致地壳垂向增厚,同时在横向上把一些孤立的陆核增大并且联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华北陆块,这时也显示出板块的周围,区域构造走向基本上与边界走向一致,而在板块的内部存在着一近似于“S”形的构造,从而奠定了华北板块的基底构造轮廓。; 华北板块早元古代五台期古构造略图(据马杏垣等) 1-陆块; 2-古岛弧; 3-冒地斜型海槽; 4-优地斜型海槽; 5-断裂; 6-太古代褶皱轴向及片麻理; 7-太古代片麻岩穹隆;华北板块早元古代吕梁期古构造略图(据马杏垣等) 1-陆块;2-古岛弧;3-海槽;4-中基性火山岩;5-板块盖层沉积;6-磨拉石建造;7-断裂;8-太古代轴向及片麻理;9-五台期片理及片麻理;10-太古代片麻岩穹隆; 华北太元古代北弧系古缝合线推测示意图(据张兆忠、张雯华); 华北古陆核形成模式(据张兆忠、张雯华);(三)中晚元古代华北板块稳定发展初期   吕梁运动之后华北板块的统一基底形成,但是在中晚元古代地形起伏的差异性还是比较明显的,板块中部为一古陆区,主要的沉积区位于南北两侧。北侧为燕山海槽,向西可与内蒙海槽相连,呈近东西向延伸。南侧为晋南豫西陆棚海。南、北两海槽向西可相连构成板块西侧的海盆。 中元古界分为长城系和蓟县系,晚元古界为青白口系。蓟县剖面中上元古代地层总厚度可达万米左右,说明当时燕山海槽为一强烈的沉降带。 晋南豫西海盆中晚元古代地层为熊耳群和云梦山群,前者为一套中基性至酸性的火山岩系,云梦山群为由含铁碎屑沉积到碳酸盐岩沉积,说明豫西海盆当时沿基底断裂具有较强的火山活动。;华北板块中、上元古界分布厚度图; 二、扬子板块基底形成 1、早元古代-吕梁期 扬子板块基底岩系大面积出露于板块边缘的长期隆起单位之上,板块内部仅见于个别地点而且出露面积很小。板块基底有两套变质岩系,较深变质的下元古界和浅变质的中元古界组成。 出露于黄陵背斜的崆岭群,四川会理地区的河口群,云南新平地区的大红山群(龙川群),康滇地轴北端的康定杂岩,其时代属于早元古代。 在扬子板块范围内,早元古代末期的吕梁运动,是一次重要的影响广泛的构造运动,使早元古代地层全面褶皱、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形成了陆核和古岛。 ; 华南中元古代四堡期古地理图(据杨森楠等) 1-古陆、古岛;2-推测海域;3-边缘海泥质及碳酸盐沉积组合;4-边缘海碳酸盐及泥质沉积组合;5-弧间岛、岛海碎屑泥质复理石沉积组合;6-岛海含火山物质复理石沉积组合;7-大洋;8-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9-基性-超基性岩组成的蛇绿岩套;10-海陆界线;11-同沉积断裂;12-俯冲带; 华南中元古代沉积示意图(据杨森楠等) 1-碳酸盐岩及泥质沉积组合;2-泥质及碳酸盐岩沉积组合;3-以中基性-中酸性为主火山沉积组合;4-蛇绿岩套;5-碎屑复理石沉积组合; 扬子板块晚元古代板溪古地理图(据王自强) 1-古陆、古岛;2-山间盆地磨拉石沉积组合;3-边缘海碎屑泥质及钙质类复理石沉积组合;4-边缘海碎屑泥质类复理石沉积组合;5-边缘海碎屑泥质、钙质复理石沉积组合;6-边缘海凝灰质及碎屑泥质复理石沉积组合;7-深海碎屑泥质复理石沉积组合;8-深海凝灰质、碎屑泥质复理石沉积组合;9-中酸性火山岩;10-中基性火山岩;11-洋壳;12-海陆界线;13-同沉积断裂;14-俯冲带;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