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八王之乱 西晋王朝(265-316年)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政权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共享国103年,历4代11帝。 北朝和南朝东晋灭亡后,南方先后出现宋、齐、梁、陈四朝,北方也先后产生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几个政权,史称“南北朝”。陈和北周都被隋朝所统一。北朝和南朝不是指具体的朝代,而是一段时间范畴。 结合所讲内容,设计一张南北朝政权更替简表。 一、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 1、背景: 三、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的成果 陈庆之:“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讨论: 有人说:“孝文帝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曾付出很高的代价,不仅牺牲自己的王位继承人,而且放弃自己的文化……就这种文化本身而言,总是可悲的。” 柔然 契丹 结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历史等因素,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迁都洛阳? 直接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 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平城位置偏僻,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不利于改变鲜卑民族的旧俗,采纳汉族的文化制度。 洛阳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之都,更有利于北魏的统治。 平城附近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都城人口的需要。 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 鲜卑人长期处于统治地位,逐渐变得缺乏朝气。 汉服宽袍大袖,胡服窄衣小袖 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魏所在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 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氏门第最高外,以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为首,其门第与汉族大族四姓(崔、卢、李、郑)相对应;其他则是一般世族。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定门第等级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典范 (4)改革的作用: 促进民族融合。 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为隋唐的统一富强奠定了基础,对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你怎么看?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使北魏经济繁荣。但是,他的改革背弃了自己的汉文化,一定程度上背弃了自己的民族,有大逆不道之意。但是成功的改革是需要一部分的利益受损的。改革总体上利大于弊。 ——赵安琪 * * * * * * * * * * * * * 三国归晋 “永嘉之乱” 东魏 西魏 梁 生产技术: 劳动力: 社会环境: 自然条件: 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南方山区少数民族出居平原,为江南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江南地区雨水充足,气侯温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表现 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农业经济区 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北方作物的引进 丝织、冶铸、造船等手工行业发达 出现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有所发展 二、南方经济的发展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山区少数民族出居平原 江 浙 湘赣 巴蜀 第一次:春秋战国 中原居民与周边的蛮、夷、戎、狄等族融合,共同形成了后来的汉族。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 匈奴、鲜卑、氐、羯、羌南下,鲜卑改革实行汉化,胡族的生活和文化也影响了汉族。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形 式和途径多样,如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友好交 往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等。 第三次:宋元时期 党项、契丹、女真占据中原,直到蒙古元朝的大一统、大融合。 1、民族融合的几个重要阶段 2、民族融合的两种方式 (1)自下而上因经济文化互动而实现的融合 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于中原地区,民间频繁的接触和交流 (2)自上而下以政治手段推行的融合 胡族君主的身体力行 a.表现: 经济:鼓励农耕 政治:采用汉制 文化:研习汉籍、提倡儒学 b.典型: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典范 (1)民族:鲜卑拓跋 (3)内容: 政治上:实行“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以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文化上: (2)背景:北魏巩固统治,立足中原的需要 北魏民族大融合的态势 迁都洛阳→摆脱保守势力影响,接受中原汉文化。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仿汉制、胡汉通婚,实行礼制,以孝顺治国→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