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 2008年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候选人 谭千秋,中共党员。从教26年来,他不仅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他特别爱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学习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理解:“废墟、坍塌、震撼、诠释、生死攸关”的意思。 3、完成《伴你学》第12两题。 自学指导 shù xū hàn gǎn āo 洗漱 废墟 震撼 感觉 凹陷 quán tān yōu 诠释 坍塌 生死攸关 第一次比一比: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 震撼——震动,摇撼。指心理受到强烈冲击。 诠释——说明,解释。 生死攸关——攸,所。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 1、生练读。 要求: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正确上去评) 第二次比一比:二读课文,读流利 生自学,自己思考(2分钟)。 同桌互相交流(2分钟)。 全班交流。 第三次比一比:再读课文,分层次 默写词语 当堂训练(作业)。 第 二 课 时 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2、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3、增强责任感,树立对生活的信心,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学习目标】 自学指导 细读课文,找找文中四处重要的环境和场景描写,体会一下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阅读提示:分别从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后找找四处场景描写,边读边画出有价值的细节,看看你能读出怎样的一位老师。 (5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1、生自由读课文 (2) 2、生自己思考。(2) 3、小组交流。(1) 第一场比赛:读课文,思考问题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什么?)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谭老师首先想到了谁?) 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生死之际,谭老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这时谁遇难了?) “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从这三个动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第二场比赛:品读课文,思考问题自学指导 读读课文中三位具有代表性人物的话语,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阅读提示:画出文中三位代表人物的话语,从话语的“侧面烘托”中感受谭老师的英雄壮举。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救援人员)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学生) “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老师) 第三场比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自学指导 品读语言文字,想想“最后的姿势”有什么内在含义?你感受到了什么? 阅读提示:再仔细读读四处场景描写、三个侧面烘托以及人们对老师的评价,理解“最后的姿势”有哪些内在含义。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牺牲时的自然姿势,但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这是一个________的姿势,是一个_______的姿势,是一个_____的姿势,也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个姿势将__________。 爱 责任 英勇 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永恒) 关于“最后的姿势”,你理解透了吗? 在灾难来临时,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誓死护卫学生,他这种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姿势将被定格为永恒。谭老师永恒的姿势,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永恒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五章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ppt
- 六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Lesson 3 Have Fun (三起).ppt
- 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ppt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3播种友情 第二课时 浙教版.ppt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欢迎来到我们学校 浙教版.ppt
- 2018年秋山西八年级英语上册习题:8.第七单元检测卷.ppt
- 三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4 Unit 1 It's red(三起).pptx
- 高中历史必修一7.2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ppt
-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
- 专题训练7 与弧长有关的路径问题和与扇形有关的面积问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