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第三讲教学文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现代主义设计第三讲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目录第三讲6.1.6 包豪斯6.1.7 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一、包豪斯的历史 。包豪斯的出现,对现代设计艺术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和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包豪斯的历史 包豪斯(Bauhaus): Bau建筑+haus房屋=建筑之家  另: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主张设计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讲求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包豪斯产生背景:1919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 。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而目前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所以,虽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 包豪斯产生背景: 1919年3月,原撒克逊大公美术学院和国家工艺美术学院合并(即:魏玛市立美术学院和工艺学院) ,成立了“国立建筑工艺学校”,36岁的格罗皮乌斯被任命为校长。包豪斯在1933年被纳粹政府强行封闭,这也是魏玛共和国夭折的同一年。因此,包豪斯的兴衰荣败与魏玛共和国基本上是同步的。包豪斯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经历三任校长——格罗皮乌斯、汉斯.迈耶和米斯.凡德罗因而也形成了三个非常不同的发展阶段:格罗皮乌斯的理想主义、迈耶的共产主义和米斯的实用主义。包豪斯存在的14年中三次迁校:魏玛包豪斯(1919-1925)德绍包豪斯(1925-1932)柏林包豪斯(1932-1933)包豪斯历任三届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919-1927)汉斯·迈耶(1927-1930)密斯·凡德罗(1931-1933)1.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乌斯1、出身:生于1883年,其家庭具有艺术与建筑两方面的传统。2、工作经历: 1907-1910年间,格罗皮乌斯在彼得·贝伦斯设计事务所工作,开始了他的现代设计生涯。贝伦斯帮助他形成了物质环境和谐统一的思想,这种思想后来成为他在包豪斯活动的基础。3、成立设计事务所: 1910年他与青年建筑师阿道夫·迈耶合伙在柏林开设设计事务所,并于第二年合作设计了法古斯工厂。1914年他与阿道夫.迈耶合作,设计了位于德国科隆市附近的德国工业同盟的建筑。迪索时期设计了包豪斯校舍。3、参战:1914 战前与战后4、建立包豪斯:1919年1.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乌斯1.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乌斯 攻读建筑,进入贝伦斯设计事务所。 设计思想: 面向大众、重视成本、团队协作、标准化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设计的又是实用的,同时还能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制造。 初衷: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2.包豪斯的建立及其宣言(1)成立时间:1919年3月 魏玛市立美院与市立工艺学校合并(2)宣言: A.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 B.建筑家、雕塑家、画家都应把目光转向应用艺术。 C.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人员没有根本上区别。 D.将建筑、雕塑、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倡导:艺术家转向实用美术、雕刻和绘画的实用化在于建筑的装饰、办学目的培养建筑师、画家、雕刻家。 3.魏玛时期的包豪斯(1919-1925)--双轨教育体制格罗佩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4.德绍时期的包豪斯(1925-1932)--导师制 (1)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 (2)1928年格罗佩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斯·迈耶(Hannes Mayer,1889-1954)继任。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4.德绍时期的包豪斯(1925-1932)--导师制(3)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米斯·凡·德·罗(Mies Van de Rohe,1886-1969)继任。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迁往柏林,1933年迫于纳粹,包豪斯被迫关闭。 二、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 主张“艺术与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制。1.包豪斯的导师:形式导师+工作室导师 教授2.教学指导体系:(1)设计艺术的整体观念(2)坚持教学合一(3)认为国际风格是艺术追求的目标(4)充分认识到东方哲学在

文档评论(0)

yuzongjuan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