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公开课课件--公开课件.pptVIP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公开课课件--公开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 之抒情方法 预习题目:归总常见的抒情手法,并举例分析。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凝妆】盛妆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9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宋 ?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1树杪:miao 2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练习:(09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宋 ?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1树杪:miao 2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答案示例: 巩固练习: (20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首)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1)商风:秋风 (2)怆悢liàng:悲伤 答案要点: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 * 授课人 秦 丹 诗缘情而绮靡 情 绮靡 指出这首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抒情方法? 触景生情 指出这首诗前四句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叙事抒情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用典抒情 叙事抒情 情与景 情与物 情与事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快速把握诗人情感的方法: 1、看题目 2、看作者 3、看诗句 4、看意象 5、看情眼 6、看注释 7、看写法 看题目:《江行》 “江行”,行于江上,人在旅途,羁旅之思,思乡之愁就蕴含其中。 看作者:(知人论世) 严羽,南宋诗人,诗论家。他生活在南宋末年,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早年的求学客游,中年的投笔从戎和避乱江楚,晚年的隐逸山林。这首诗写于诗人避乱江楚之时。 看诗句:(感知大意)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为什么“厌听棹歌声”?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漂泊的生活,所以听到棹歌便心生厌倦。 “今几宿”是一个疑问句,说明诗人离家之久,盘算回家次数之多。 看意象: “新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新月带潮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看意象: 古人又常用“蒹葭”来抒发羁旅之思,思乡之愁。 蒹葭 “残雪”“断雁” “断肠人在天涯” “残雪”本是天气转暖春将至的信息,应该是喜讯,可春节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诗人有家不能回,不仅不能归,连传书的大雁也“断”了,诗人的绝望尽在其中了。 “杨柳岸晓风残月”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个尽头。 “天”“水”“舟”“树杪” 看写法: 借“行舟所见”:暮色苍茫之时,“蒹葭”“残雪”“新月”“树杪”目之所见;“雁断”“棹歌”耳之所闻,这一系列意象,营造了凄清迷蒙的意境,有力抒发了羁旅之情、思乡之愁。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本诗颔联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 【第一步 指出所用手法】 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第二步 结合诗句分析】 诗句中不着一个情字,而情自在景中。 【第三步 简析表达效果】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做简要分析。 谢 谢 大 家! *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