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考察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司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考察报告      根根据县政协常委会20**年工作要点,教科文史委于5月8日组织部分政协委员XX县内有关专家,考察了XX县土司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瓮安土司文化的遗存现状      瓮安境内先后存在过五家土司,最早的土司在实行“羁縻制度”的唐宋时期开始入黔,由此沿袭产生的“土司制度”滥觞于元代,完备于明代,衰落于清代。他们分别是瓮水犹氏安抚司、草塘宋氏安抚司、高坪李氏长官司、清江中坪孙氏长官司、干溪吴地长官司。其中,以考察组现场参观的瓮水、草塘二土司历史最为悠久,史书记载资料翔实,      瓮水犹氏土司,治所在今XX县西北珠藏镇瓮水司村。遗址规模宏大,残存有衙门屋基、寨墙、石门、石雕等,有待考古发掘。      草塘宋氏土司,治所原在银盏镇飞练村大房村民组,明代杨应龙之乱,烧毁衙署,迁治草塘(今猴场镇)下司。目前剩余为数不多的宋氏墓葬。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黔中宋史》、《宋氏渊源》等宋氏族谱记载:水西宣慰使、奢香的丈夫霭翠及其后人都是草塘宋氏后裔,草塘土司自元末开始,与其余几家土司在行政上一度隶属播州宣慰司。      二、瓮安土司文化的开发进展      20XX年以来,XX县政府在草塘镇结合红色旅游、商贾文化、逃禅文化恢复建设了草塘安抚司衙署、草塘大戏楼、宋钦故居、黔山进士楼、旗山书院、内阁中书第、钱邦芑隐居地、草塘古街、城门楼等一系列古建筑群,可居可游,艺术观赏性强,旅游配套设施较为齐全。      通过了解,当时由于资金不足,政府首先投资5000万元,采取高起点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模式。      (1)向银行贷款。组建草塘古邑文化旅游开发责任公司,把草塘镇所有国有资产进行打包,划拨到旅游开发公司名下,进行抵押贷款。      (2)通过旅游开发公司,与另外的投资商合股,组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承建,向市场销售。销售完毕,除去所有成本(出让金等列入成本),按四六分成,文化开发旅游公司占40%,投资商占60%。      (3)建设中又由旅游开发公司把建成的成品再贷款投入,贷款责任主体是开发公司与合作方共同成立的公司,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4)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扩大影响,争取客源组团前来旅游,通过旅游门票收入再贷款扩大基础建设。      (5)引进部分厂家进行旅游文化商品开发,进行文化包装,打造品牌如根雕、特色工艺品、特色农产品等。      (6)通过售房、酒店经营、门票、旅游商品、大型超市、房屋出租等收入,逐步偿还贷款。      XX县恢复土司署衙,恢复千年草塘古邑区,发掘研究土司文化,一方面可以为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提供佐证,加强瓮安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另一方面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三、余庆土司文化的遗存与保护现状      余庆土司文化在发端和发展的时间节点上与XX县基本相同。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山西太原的杨端、山东济南府的毛巴讨伐云南境内的南诏国有功,设余庆(今敖溪)、白泥(今白泥)两个土司。封毛巴为余庆司的校尉,封杨端从山西带来的杨姓部将为白泥司的校尉。这是XX县内最早的土司。毛氏余庆土司辖地较广,东西向最长50公里,南北向最宽44公里,总面积约1150平方公里。杨氏白泥土司衙门建在今天政府老大院,所辖地域面积据《蜀中广记》、《四川名胜志》卷三十二关于川东边防遵义道的记载,其地上抵草塘,下抵偏桥,镇远带其左,黄平列其右。      土司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官职的名称。余庆土司世袭了1035年,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土司制度彻底废除。      土司制度的推行,从政治上讲,是朝廷为了巩固统治地位,稳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从经济上讲,毛氏、杨氏土司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耕作技术,促进了余庆农业的发展。从文化上讲,促进了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      (一)余庆土司文化的遗存      1、遗址与器物      20XX年11月初,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技术人员对余庆司衙署遗址进行了试掘初探,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遗迹,正门顺山而上,石级、正殿西侧门等遗迹依稀可见,在探孔和探沟中,发现了大量的瓦砾、瓷片和建筑基石、建筑残件等。特别是从遗址试掘出土能够辨别的明青花缠枝花碗、明景德镇窑青花高足杯、明龙泉窑青釉高足杯、明青花吉语纹碗、明晚期红绿彩瓷器等遗物,经专家的鉴定,该建筑建于明代初年,废于明代晚期。从建筑的规模来看,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建筑群,至少可分为正殿、办公区、生活区三部分,其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白泥司遗址则需进一步考证。      2、历代土司墓葬      毛氏统治余庆司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的土司墓葬遗址,成

文档评论(0)

scj1122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513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