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晋以来儒学正统地位进一步动摇 ;二、理学的创立与发展 1.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1)基本特征:;材料一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语类》 材料二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朱子语类》;理学的成熟——南宋 朱熹 (1)标志:南宋 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主张 (3)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 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 专制统治。;(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2.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汉垂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人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  ) A.“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天下为主,君为客”;3.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1)标志: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2)表现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4.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 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 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 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 者统治的需要,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条件; 材料1:“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 材料2:“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去真人”。 材料3: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 材料4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材料二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三“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王夫之;;;(1)批判、继承: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