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微型计算机与PC机历史与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与结构 计算机自问世以来,就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符合人们生活和工作需求,以微型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不断的前进,发展,以其功能强大,灵活性高适应于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已经逐渐离不开它。 微型计算机的简介 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也称PC(Personal Computer),简称“微机”,由于其具备人脑的某些功能,所以也称其为“微电脑”。一般用于桌面系统,特别适合于个人事物处理、网络终端等的应用。价格低廉的微机,不但具有最大的用户群,也是占有计算机市场份额最大的一类机器 微机的分类 电脑一体机 微机系统的组成 从外观上看,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是主机箱、键盘、鼠标和显示器4个部分。另外,微型计算机还常常配置打印机和音箱 微机系统组成结构图 机箱内部的配件 微机硬件由主板;内存条;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各种接口适配器,如显卡,声卡,网卡、内置调制解调器(内置Modem);电源;主机箱等构成。 微机的基本系统结构 微机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组成,各个部件之间通过总线相连,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硬件系统 1.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其基本功能是进行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暂存数据并控制和指挥其他部件协调一致的工作。 2.存储器。它的任务是存储数据、程序和参与运行程序。它分为:基于电子学原理的半导体存储器,被称为内存或主存;使用磁性材料(磁盘)光学原理(光盘)保存的存储设备,被称为外存 硬件系统 3.输入输出(I/O)。I/O子系统一般包括I/O接口电路与I/O设备。I/O接口电路是介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电路。【其他输入输出设备还有光学设备和触摸屏】 4.总线(数据、地址、控制总线)。外部设备是通过一组或一束导线的接插件端口与主机连接的,那么对这些连接线如何排列且具有何种功能,是否有与主机通信的请求响应信号以及使用何种端口的规定就是外部设备的总线标准。 软件系统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 系统软件是管理计算机所需要的那些软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系统、工具软件等 应用软件是解决特定的应用问题所用的软件。如:字处理软件、Internet浏览器。 微机的历史 自从1971年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问世以 来,它就得到了异乎寻常的发展,大约每隔 2~4年就更新换代一次。至今,经历了三代演 变,并进入第四代。微型计算机的换代,通 常是按其CPU字长和功能来划分的。微型机 由于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价格便宜,已成 为现代计算机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并正 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 第一台微机 1974年,罗伯茨用8080微处理器装配了一种专供 业余爱好者试验用的计算机“牛郎星”(Altair)。 第一台真正的微机 1976年,乔布斯和沃兹尼克设计成功了他们的第一 台微型计算机,1977年,沃兹尼克设计了世界上第 一台真正的个人计算机——AppleⅡ,1978年初, 他们又为AppleⅡ增加了磁盘驱动器,如下图所示。 第一台真正的微机 第一代 第一代(1971~1973):4位或低档8位微处理器和微型机 代表产品是美国Intel公司首先的4004微处理器以及由它组成的MCS-4微型计算机(集成度为1200晶体管/片)。随后又制成8008微处理器及由它组成的MCS-8微型计算机。第一代微型机就采用了PMOS工艺,基本指令时间约为10~20μS,字长4位或8位。 特点为:指令系统比较简单,运算功能较差,速度较慢,系统结构仍然停留在台式计算机的水平上,软件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或简单的汇编语言,其价格低廉。 第二代 第二代(1974~1978):中档的8位微处理器和微型机 其间又分为两个阶段,1973-1978年为典型的第二代,以美国Intel公司的8080和Motorola公司的MC6800为代表,集成度提高1~2倍,运算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1976-1978年为高档的8位微型计算机和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阶段,称之为二代半。 特点:集成度和运算速度都有很大提高。 第三代 第三代(1978~1981):16位微处理器和微型机 代表产品是Intel 8086),Z8000。这些CPU的特点是采用HMOS工艺,基本指令时间约为0.05μS,从各个性能指标评价,都比第二代微型机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已经达到或超过中、低当小型机的水平。这类16位微型机通常都具有丰富的指令系统,采用多级中断系统、多重寻址方式、多种数据处理形式、段式寄存器结构、乘除运算硬件,电路功能大为增强,并都配备了强有力的系统软件。 第四代 第四代(1985年以后

文档评论(0)

33888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