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费者通过产品形态中的象征符号及其组合产生一定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这个产品“怎么样”。从象征性的造型要素认知的内容往往是间接的隐含的,具有较强的抽象成分。因此,要准确理解和体会这种象征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产品形式的象征符号的设计与认知与功能性指示符号相比更复杂,更抽象,更困难。但从象征符号所认知的内涵性内容与意义,较之从指示符号所认知的外延性意义,则更宽泛,更深刻。内涵性的设计目标经常是最难有效表现的。 a)美国风格 工业设计起源于德国,发展于美国。工业设计在美国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有利工具。美国人习惯于做完设计再进行总结,而非一开始就确定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人的设计夹杂了世界各国的设计风格,成为具有很强商业化味道的国际化风格,产品设计的表现多元化。其中IT产品也受到一定影响,例如台式机、笔记本、MP3等产品设计就吸收了大量日韩和欧洲的设计风格,既有粗矿的实用风格、又有精致的唯美风格。 b)欧洲风格 欧洲人的生活质量最高,欧洲也是世界上最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地方。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欧洲人一致在努力改变并创造着他们的生活,因为欧洲人崇尚设计创造生活的理念。 c)德国风格 德国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德国的产品设计侧重于理性,考虑产品与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注重功能,设计语言简洁沉稳、别具一格而自成一体。德国的产品设计风格反映出很强的民族风格,是现代主义设计的杰出代表。高度理性化的美学特征体现了工业化时代下生活的变革,并得到了多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德国产品是世界上最可靠的,产品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过剩的优点,因而使得“德国制造”等同于产品具有优秀质量的品牌效应,为全世界人们皆知而深受拥戴。当然,也有人说德国的产品是世界上最可靠也是最古板的产品,例如西门子的冰箱、奔驰轿车等等。 d)北欧风格 北欧的设计要比德国的感性一些,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理性的。近些年虽然在工业设计中融入了许多国际化设计的元素,活泼了很多,但设计风格始终保持相对稳定。例如诺基亚的手机,虽然每一代都有巨大的功能提升,但造型总没有巨大的突破,虽然近几年致力于不断创新,但终归还是典型的稳定型风格。 e)意大利风格 欧洲的意大利人把工业设计当作一种文化对待,注重文化内涵和艺术,充满浪漫情怀,崇尚精致和品位,设计大胆而标新立异,在时装和汽车等产品设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意大利设计几乎成为优良设计的代名词。 f)日本风格 日本的设计体现民族性。从明治维新到战后经济崛起,日本人奉行的是和而不同的设计思想,通过去伪存真并结合保留日本民族的固有风格。日本在世界近代设计史中是工业设计“后来者居上”的成功典范。日本学习世界先进的设计思想,结合自身情况创造出带有很强民族性的固有风格,“短、小、轻、薄”是日本设计的最好形容词。日本设计的产品生产标准化程度很高,设计喜欢集多功能于一体,且崇尚简约主义风格、精致、美观和合理的价格使得日本的产品在全世界都能受到欢迎。 八、设计程序与方方法 九、数码产品与产品语意学 1、产品语意学的缘起与发展 语意(Semantic)即语言的意义,产品语意学(Product Semantics)则是研究产品语言(Product Language)的意义的学问。设计界把研究语言符号的构想应用到产品设计上,因而有了产品语意学这个术语的产生。 产品语义学理论架构始于1950年德国乌尔姆造型大学的“符号运用研究”,更远可追溯至芝加哥新包豪斯学校的查理斯(Charles)与莫理斯(Morris)的记号论。这一概念于1983年由美国的克里彭多夫(K. Krippendorf)、德国的布特教授(R. Butter)明确提出。 1984年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由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所举办的“产品语义学研讨会”中予以定义: 产品语义学乃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景中的象征特性,以及如何应用在工业设计上的学问。它突破了传统设计理论将人的因素都归入人机工程学的简单作法,扩宽了人机工程学的范畴;突破了传统人机工程学仅对人物理及生理机能的考虑,将设计因素深入至人的心理、精神因素。 产品语意学(Product Semantics)是产品进入电子化时代后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 一方面,1960年代出现大量的新电子产品,传统的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概念已经失去意义。电子产品象一个“黑匣子”,人无法感知它的内部功能,电子产品的“黑箱”化使产品失去了机械时代的产品外型依靠内部功能结构成形,从而起到对操作的指示性,“形式追随功能”的形式失去了成形的依据;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物质的极大丰富、消费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