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 知识点: 掌握数控机床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及内部结构组成。 掌握接触器、继电器、低压断路器、熔断器、主令电器、电源变压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掌握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的逻辑表示方法。 数控机床低压电器原理。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基本环节的控制方式 第2章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 2.1 数控机床常用低压电器 2.1.1接触器 接触器可以用于反复的开闭带有负载的主电路系统,是一种用于频繁地接通或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在功能上接触器除能自动切换外,还具有手动开关所缺乏的远距离操作功能和失压(或欠压)保护功能,但没有自动开关所具有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接触器种类繁多,按其主触点的不同分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按其主触点的级数(即主触点的个数)来分,则直流接触器有单极和双极2种,交流接触器有三极、四极和五极3种。机床控制上以交流接触器应用最为广泛。 (1). 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目前在数控机床上,交流接触器常用于远距离接通和分断电压至1140V、电流至630A的50Hz交流电路及交流电机。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和灭弧装置组成,其外形如图1-1所示。 第2章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 2.1 数控机床常用低压电器 2.1.1接触器 第2章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 2.1 数控机床常用低压电器 2.1.1接触器 接触器的触点分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用以通断电流较大的主电路,体积较大,一般有3对动合触点;辅助触点用以通断电流较小的控制电路,体积较小,有动合和动断2种触点。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一般均采用双断点的桥式触点,电路的接通和分断由2类触点共同完成。 接触器的灭弧装置用来迅速熄灭主触点在分断电路时所产生的电弧,保护触点不受电弧灼伤,并使分断时间缩短。一般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 1)电磁系统 电磁系统作用是操作触头闭合与分断,包括线圈、动铁心和静铁心。线圈一般采用电压线圈通入单相交流电,为了减少交变磁场在铁心中产生的涡流与磁滞损耗,防止铁心过热,一般用硅钢片叠铆而制成铁心。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压为额定电压的85%~105%时能够正常工作,电压过低或过高都会造成线圈过热而损坏。 第2章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 2.1 数控机床常用低压电器 2.1.1接触器 由于交流电磁铁吸力是脉动的,当电磁吸力小于作用在动铁心上的弹簧力时,动铁心将从静铁心闭合处分开,使铁心释放;当电磁吸力大于弹簧力时,动铁心又被吸合。电源电压变化一个周期,电磁铁吸合两次,对于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1s内电磁铁将吸合100次,由此造成动铁心剧烈振动并产生噪声,降低了电磁铁的使用寿命。 消除动铁心振动的方法是在电磁铁铁心端面上开一小槽,并在小槽内嵌入铜质短路环,如图1-2所示。加入短路环后,线圈内形成两个大小相近、相位相差90°的两相磁通F1和F2。两相磁通产生的合成电磁力在电磁铁通电期间始终不为零且大于弹簧反力,使铁心牢牢吸合,消除了动铁心的振动和噪声。 第2章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 2.1 数控机床常用低压电器 2.1.1接触器 第2章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 2.1 数控机床常用低压电器 2.1.1接触器 ?2)触头系统 交流接触器的触头通常用紫铜制成。触头在动铁心带动下起分断和闭合电路的作用。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分为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主触头用以通断电流较大的主电路,一般由三对常开触头组成,体积较大。辅助触头用以通断小电流的控制电路有常开、常闭两种,体积较小。 辅助触头一般采用点接触桥式结构,而主触头则采用面接触桥式和线接触指式结构。触头结构如图1-3所示。 第2章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 2.1 数控机床常用低压电器 2.1.1接触器 第2章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 2.1 数控机床常用低压电器 2.1.1接触器 ?3)灭弧装置 接触器触头在分离瞬间,因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间隙很小,电路电压几乎全部降落在触点之间,在触点间形成了很强的电场。在强电场作用下,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就从阴极逸出并向阳极加速运动,在电场中高速运动的自由电子就会撞击气隙间的中性气体分子并使之分离为正离子和电子,分离出的电子在强电场作用下也向阳极移动又去撞击其他中性分子,从而形成撞击电离。撞击分离出的正离子则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而使阴极温度升高,当阴极的温度升高到3000°C以上时,更多电子将会从阴极逸出参与撞击电离。并引发触点间的原子以极高速度作不规则运动并相互撞击,使原子也产生电离,形成热电离。撞击电离与热电离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触点间形成炽热的电子流,即电弧。 电弧一方面烧灼触点,降低了电器的寿命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延长了触点分断时间,严重时还会产生故障,因此必须灭弧。如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