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南区间施工总结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南区间施工总结报告 PAGE PAGE 1 ———————————————————————————————— 作者: ———————————————————————————————— 日期: PAGE 1 红旗西路站至南松路站区间施工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1、本区间设计范围包括区间正线、出入段线、施工竖井、通风竖井、联络通道、迂回风道等土建工程,其中正线起始里程为DK22+404.933~DK24+546.279右线长2157.649m(含长链16.303),左线长2164.076(含长链22.73)。出入线段里程范围为CRX0+000~CRX0+535,长535m。部分设计单体中心里程如下: 1号施工竖井及横通道(兼做迂回风道)中心设计里程:DK22+427.000; 右线人防段中心设计里程:DK22+450.000; 左线人防段中心设计里程:左DK22+460.000; 1号联络通道中心设计里程:DK22+825.000; 2号联络通道中心设计里程:DK23+250.000; 通风竖井(即3号联络通道)中心设计里程:DK23+700.000; 2号施工竖井中心设计里程:DK24+200.000。? 2、地形、地质及水文:红旗西路站~南松路站区间位于甘井子区,大体呈南北向布置,地貌为山麓坡积地貌,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朔源侵蚀干冲沟地貌等,由于线路需穿越石门山,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35~200m。 本区间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素填土,第四系坡洪积含碎石粉质粘土;下伏青白口系桥头组中风化~微风化板岩、强~中风化石英岩夹板岩、强~中风化石英岩、全~中风化辉绿岩及震旦系长岭子组全~中风化板岩。 3.岩土层岩性特征 1)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①1素填土: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碎石、粘性土及少量建筑垃圾,有一定程度压实,部分孔顶部有40cm左右的沥青砼。该层于场区普遍揭露,厚度0.80~7.10m,层底高程24.79~71.27 2)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eq \o\ac(○,5)1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状态,局部含有少量碎石,层厚1.70~7.70m,层底高程21.01~59.52m。 eq \o\ac(○,5)3含碎石粉质粘土:黄褐色~红褐色,可塑,所含碎石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含量20~30%,局部含量40%。层厚1.30~8.90m,层底高程25.71~104.77m。 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eq \o\ac(○,4)3卵石:灰黄~黄褐色,多呈亚圆形,主要成分为石英岩,粒径20~100mm,含量60~70%,局部含有漂石,间隙充填有砂土及少量粘性土,稍密状态。层厚1.30~5.20m,层底高程19.71~23.05m。 4)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2el) eq \o\ac(○,6)2红粘土:红褐-棕红色,可塑状态,局部含有大量全风化石灰岩,层厚1.50~8.70m,层底高程29.06~34.64m。 5)震旦系长岭子组板岩(Zzhc) 按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及微风化4个亚层,分述如下: eq \o\ac(○,12)1 全风化板岩:灰黄色~土黄色,结构基本破坏,矿物成分完全变化,岩芯呈土状,遇水易软化,局部含有强风化板岩残块。层厚1.40~5.60m,层底高程48.62~68.10m。 eq \o\ac(○,12)2 强风化板岩:黄褐色~灰色,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碎片状,少量呈土状,碎块、碎片手可折断,遇水易软化,局部含有中风化板岩残块,软硬不均。该层于场区内普遍存在,层厚0.70~11.50m,层底高程41.82~104.07m。 eq \o\ac(○,12)3中风化板岩:灰~青灰色,板状构造,板理、节理较发育,裂隙面多见有黄褐色水锈,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块状。层顶高程41.82~104.07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eq \o\ac(○,12)4微风化板岩:青灰色~深灰色,板状构造,节理裂隙局部较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层顶高程37.67~51.07m,该层于本区间分布零星,仅见于ZD-hn-12,ZD-hn-49, ZD-hn-50孔。 6)青白口系桥头组板岩、石英岩夹板岩、石英岩(Qnq) 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板岩、强风化石英岩夹板岩、强风化石英岩、中风化板岩、中风化石英岩、中风化石英岩夹板岩及微风化板岩7个亚层,分述如下: eq \o\ac(○,13)2 强风化石英岩夹板岩:黄褐色~灰色,结构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