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赴韩国新村运动的考察报告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基于国情,组织实施了新村运动,即农村重建运动。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一个资本主义体制和发展中的国家成功实现了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高度增长起来的经济创造了“汉江的奇迹”,而这些做法对我们目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无借鉴意义。受贵州省农业厅派遣,20**年10月21日至11月3日,我们一行10人在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黄俊明同志的带领下,对韩国的新农村运动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
由于长期受战争和政治动乱影响,在新村运动之前,韩国农村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状态。1962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82美元,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人口的63%。全国250万农户中80%住茅草房,只有20%的农户通电,5万个自然村只有60%通汽车。“住草屋,点油灯,吃两顿饭”,是当时韩国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也极其落后,许多物品由人来背或由牲畜驮载,没有任何村庄规划,农民的房子随意建造,村庄内道路狭窄,动力机械进入不了农民的院子。
韩国政府重视城市工业发展的政策导致城乡差距拉大,农业发展后继乏力。1962-1971年,韩国政府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扶持工业发展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初见成效,人均gnp10年间翻了两番,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乡村发展长期受到忽略,政府各级官员普遍缺乏推动农业发展的热情,农村公共设施和生产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而农产品贸易的市场条件又对农民不利,农产品价格过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几乎不能维持生计。新村运动前,工农业发展失调,增长速度差距拉大,第一个5个计划中工业发展速度为7.8%,农业发展速度仅5.3%,第二个5个发展计划中工业发展速度为10.5%,而农业发展速度只有2.5%。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收入差距拉大,1962年的农户年平均收入是城市居民的71%,而1970年降到61%。当时,全国农村人口的年平均收入还不到城市居民的5%,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农村人口出现大量无序迁移,并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弱质化,加上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农业发展后继无人,部分地区甚至濒临崩溃的边缘。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城乡发展失衡,加上周围国际环境复杂、国家分裂、市场开放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成熟等因素,韩国开始出现就业难、学潮等一系列问题,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农业基础薄弱,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普遍缺乏自信,鄙视、逃离和离弃农业、农村的风气蔓延,大批年轻人纷纷涌入大城市。东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相互冲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蔓延,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农村原有的传统文化、伦理和秩序。收入分配不公,暴发户和贫困户之间矛盾加剧,社会出现动荡。
这种社会背景客观上要求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问题,树立农民勤勉、自助精神,官民共建农村家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使得韩国政府已有一定的财力支援农业,以缩小城乡、工农、区域之间的差距。
二、新村运动的主要内容
韩国新村运动是一场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自上而下的农村现代化运动。运动以勤勉、自助、合作为基本精神,以振兴国家为动力,通过政府支援、农民自主的方式,设计实施了一系列开发项目,带动农民自发开展家乡建设活动。新村运动在农村率先开展后,迅速波及工厂、学校及城市,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国民运动,对促进韩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奠定了韩国国民的时代精神、国家伦理、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文明秩序。
新村运动从1970年正式发起到现在,经历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其间,根据运动目标和内容的差异可分为基础建设、扩散、充实提高、国民自发和自我发展5个不同的阶段。
⑴基础建设阶段(1970年-1973年)。这是打基础的阶段,主要目标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重点实施了改善生活环境工程、增加收入工程和思想态度变革三大工程。改善生活环境工程重点是拓宽村子内道路,开设户外洗衣设施,将传统的屋顶,围墙,厨房和厕所更换为更耐用或更现代的设施。增加收入工程的重点是通过拓宽农用道路,改良土壤,种子改良和农民之间的劳动合作增加农业收入。思想变革工程目的是改变消极的思想和态度。重点是消除社会没落观,鼓励勤劳节俭的生活方式,创建合作的氛围。1970年11月-1971年7月,韩国政府为全国3.5万个村每村分配335袋水泥,要求开展政府拟定的20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换房顶(把草房顶换成铁皮或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YX-QEHP-39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控制程序B0(工厂体系文件模板).doc VIP
- 03~04_项目融资模式之BOT项目.ppt VIP
- 团章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中考真题作文解读:此刻,你不一样(威海)(写作指导+例文展示+名师点评).docx
- 小学一年级学习计划..doc VIP
- 包头市户外广告和牌匾设置技术标准标准DB 1502T006—2020.pdf
- 网络直播带货主播能力模型构建研究.docx VIP
- 淮阴工学院班主任工作手册.doc VIP
- 2024年新改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专用).docx
-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