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州青果巷文物建筑主要木构件树种鉴定与使用规律初探#
李岚1,3,潘彪2,何林2,王婷1*
5 (1.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37;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9)
摘要:中国古建筑木材树种及其选用规律研究是建筑历史、遗产保护和木材学交叉的新兴研
究领域,本文在梳理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展望,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古建筑;木材树种;选用规律;现状展望;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TU-09
15 A Preliminary Study on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Principles for Wooden Components of Historic Buildings in Qingguo Alley, Changzhou
LI Lan1,3, PAN Biao2, He Lin2, Wang Ting1
(1.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2.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jing 210009)
Abstract: This thesis researches on the tre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wooden structural components from five historic buildings in Qingguo Alley of Changzhou, which were built in
different time, had different shape, and needed restoration to their original state. The distributing principals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made by different tree species are analyzed, so a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ancient carpenter understood and utilized the material property, economic value and cultural meaning of different tree species..
Key words:
Identification of Wood Species; Distributing Principles; Structural Wood
30
Components; Historic Building; Qingguo Alley
0 引言
青果巷历史街区位于常州市老城南部,南临南市河(春秋时吴国运河的一段)。明万历以前,由于水上交通便利,而成为南北果品集散地,故名青果巷。明后期至近代,商业中心
转移,这里逐渐演变为名宦巨绅、文人雅士的聚居地,数百年来,名人辈出,为常州文风滋
盛的一个缩影,至今仍留有大量历史遗存,是常州市明清建筑最为集中的历史文化街区[1]。青果巷历史街区内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一处,省级文保单位 9 处,市级文保单位 7 处,
及大量历史建筑。建筑年代从明、清、民国一直到近代均有,建筑类型涉及寺庙、宗祠、住宅、戏楼等。街区内有众多名人故居,如明代唐荆川的筠星堂、贞和堂、八桂堂、湛贻堂、
松健堂等,以及近代的刘国钧、赵元任、恽鸿仪故居、瞿秋白诞生地等[2]。
2013 年至今,常州市启动了青果巷历史街区保护修缮项目,修缮过程中遇到替换材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23204120008);城市与建筑遗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UAHC1006)
作者简介:李岚(1973-),女,讲师,城市规划,风景园林,遗产保护. E-mail: mistlee@126.com
- 1 -
料树种选择问题,因此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物建筑,对其主要木结构构件取样进行树种显微比对分析,为文物建筑的修缮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以此为契机,探讨古代建筑树种使用的规律性,丰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