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找出本段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 找出本段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修身洁行,不管别人怎么看。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以“好修”为乐,至死不变。 屈原之死的意义探究 面对黑暗的现实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他这一举动吗? 观点一:不赞同。屈原虽遭楚怀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该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观点二:赞同。屈原身为士大夫之族,即使抱石沉江,也不苟且偷生,从而保持了自己的气节。这是屈原爱国的一种表现,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爱国者的高贵形象,为历史的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死得伟大。 读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 明确: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③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 * 屈子行吟图 [明]陈洪绶 绘 离骚 屈原 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 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赵朴初题秭归屈原祠 自沉汨罗江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 汨罗江屈原祠 屈原雕塑 千古忠贞千古仰 一生清醒一生忧 《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诗 372 句, 93 节, 2464 字,课文是节选。 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 / 以 / 掩涕兮,——哀 / 民生/之/多艰。余 / 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 朝谇/而/夕替。 朗读指导 音读 ? 意读 ? 情读 每句诗三至四个节拍,“兮”为语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 / 以 / 掩涕兮,——哀 / 民生/之/多艰。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长地叹息,掩泪哭泣啊,哀叹人民的生活多么艰苦。 分析: 表现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定下抒情基调。 分析:写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心养性。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我只是崇尚美德并约束自己啊,可早上刚进谏而晚上就遭贬黜。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也是我心地善良啊,即使死上几回我也不会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分析:面对君主贤愚不分、忠奸不辨别,自己和群臣矛盾尖锐,诗人坚定决心,抗争到底。 (4)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你周围的许多侍女嫉妒我秀美的娥眉啊,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比喻高尚德行)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世俗本来适合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错,通“措”措施)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奉作准则。(绳墨,喻指准则) 分析:写群小对自己的诬陷以及周围风气的败坏。 (5)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我忧郁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分析:无奈而痛苦的浩叹。 分析:自己虽遭遇不幸,但决不改变自己的节操。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我宁愿突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不肯同流合污,卑躬屈节。 (6)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鹰和凡鸟不能同处一群啊,从远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能够相安? 圜,通“圆 分析:自己和群臣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