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代文学绪论 (1368—1644) 明王朝(1368—1644)历16帝,有国277年。可以嘉靖(1522-1561)为界分前后两期。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明代社会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明代文学分期 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 第三节 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崛起和兴盛 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点 章回体小说崛起和兴盛的原因 古代小说发展概说 以明代“四大奇书”为代表的章回体小说艺术发展历程 第一节 明代社会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1、政治上: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极权的独裁统治。胡惟庸、蓝玉诛杀45000人。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设特务机构。 2、思想文化:大兴文字狱。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徐一夔“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责”。 第二节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一、明代文学分期 明代文学以嘉靖时期为界分前后两期。 明前期:文学名作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戏曲、小说成就较高, 《三国》、《水浒》问世。 明后期,小说、戏曲再现辉煌:徐渭《四声猿》、汤显祖《临川四梦》、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冯梦龙《三言》、凌濛初“二拍”等皆为大家大作。诗文最突出的是“公安派”。 第三节 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崛起和 兴盛 一、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点 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分章标回的小说,以回划分段落,开始用“话说”引起下文,末了用“且听下回分解”。 分章叙事 分回标目 每回故事相对独立 前后勾连,首尾相接 全书构成统一整体 二、章回体小说崛起和兴盛的原因 外因:市民阶层迅速扩大,作品内容市民化,艺术趣味趋向世俗化 ,文学商品化,理论上的支持等等; 内因:小说文体本身的发展所致的必然结果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路线图 先秦寓言、史书 → 汉代杂记、史传→魏晋志人志怪小说 → 唐传奇 → 宋元话本 → 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 四、以明代“四大奇书”为代表的章回体小说艺术发展历程 成书过程从集体编著到个人独创 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 表现题材从兴废争战等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人情世俗 描写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平民百姓 塑造的典型从类型化到个性化 情节结构从单一线性流动到网状的交叉 语言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作者、版本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 1、西晋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之为“前四史”)以纪传体形式记述了三国的主要人物及其事迹。陈寿之后130年,南朝刘宋裴松之为之作注。裴注引用魏晋人的著作达210余种,资料详细,多采轶闻,极大的充实了《三国志》的内容。 二、《三国演义》作者 早期版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 1、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有太原、东原、杭州、庐陵多种说法。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 ) 有人说他是“有志图王者”(明王圻《稗史汇编》), 有人说他是施耐庵“门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2、罗贯中著作:《录鬼簿续编》录其杂剧三种:现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五种。 三、《三国演义》主要版本 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单题。为现存最早版本。 2、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评本”。此本不分卷,将240则合并为120回,目录由单题变双题。有眉批、总批,系叶昼假托,故后人称“伪李评本”。 3、毛本:《三国演义》,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刊本,对“李评本”回目、正文多有修改、增删,正统道德色彩更浓,评点多精辟见解,是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本。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 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三国演义》主题纷争: 1、“正统”说 2、“忠义”说 3、“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4、“反映三国兴亡”说 5、“歌颂理想英雄”说 6、“赞美智慧”说 7、“天下归一”说 8、“讴歌封建贤才”说 《三国演义》第60回刘备说: 今与吾水火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