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第三章经济现代化的全面展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依附性半封建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演变 (1895—1936) 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 (一)第二次产业革命:电气时代 (二)西方国家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与帝国主义侵华的狂潮 ①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垄断组织形式的出现 ②资本的高度集中,一方面加剧了竞争,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原料来源、商品输出市场特别是资本输出市场的需求 ③对内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对外加紧瓜分市场的斗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形势 二、外国在华 特权的变化 (一)路权与矿权 (二)租界和租界地 (三)协定关税 三、中国的改革活动与经济政策 (一)两条思路 ①依靠清王朝力量来救亡,理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②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理论是“三民主义” (二)戊戌变法和清王朝新政(插资料) 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 新政(1901——1905年) (三)辛亥革命和民国政府的经济政策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南京临时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总目标是发展现代经济,其中首先是工商业 (四)孙中山的经济思想 1、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①平均地权:方法是“核定地价”,出发点是不损害土地所有者的现有利益,而将土地的增值收归国家。其后发展为“耕者有其田” ②节制资本:途径是将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铁路、矿山、工厂等,由国家规划、建设与经营,其成果为国民共享。实质是由国家设节资本,限制私人资本活动的范围、力量与作用,大力发展国家资本和国有经济 2、实业计划 第一发展交通运输业;工业上重视钢铁、水泥、采掘等基础工业;农业上规划耕地,改良农田耕作,发展农具制造业,改善农产品的储藏与运输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中心内容是要使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与欧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的工业国。其规划的特点: ①目标是着眼于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②公私并举 ③中外合作 (五)国民政府财政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与主要措施 1929年《训政时期经济建设实施纲要方针案》 1930年《土地法》 1933—1935年,实业四年计划和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一、对外贸易与国际收支 (一)对外贸易条件的改善(1927年后) ①宣布实行关税自主,并先后4次提高进口关税率,并对海关进行改革 ②对进出口商品实行统一检验制度 ③实行关栈制度、领事证单标记证办法等 (二)总额、逆差与国际收支的平衡 1895—1927年贸易顺差 1927年后,银价的变动、关税税率与世界经济危机直接影响对外贸易与贸易平衡 弥补外贸逆差的三种途径: ①海外侨胞的汇款或投资 ②外国人将在华销售商品和投资所取得的资金和利润作为对华投资,无需中国以商品出口或现金支付抵偿 ③中国出口黄金和白银 (三)进出口商品和贸易对象构成 进口方面:商品种类大为增加,不同商品的地位发生变化:①鸦片减少; ②生产资料增加; ③棉织品所占比重逐渐下降; ④棉纱由进口转为净出口; ⑤棉花由净出口变为净进口 出口方面:商品地位发生显著变化: ①茶、丝和丝织品的比重下降; ②种类有所扩大 二、新的商业法规与商业形式 (一)国内商品流转额 (二)商业法规的现代化 《大清商律》:1904《商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性的商业法,包括《商人通例》和《公司律》两部分组成。1906《破产律》 商事法:《商业登记法》、《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 度量衡法:1915《权度法》、1928《中国民国权度标准方案》、1929《度量衡法》 (三)新的商业形式与组织 1、百货公司 2、消费合作社与合作社运动 3、行会、公会与商会 4、商品交易所 三、银行的兴起与币制改革 (一)银行的兴起与政府垄断金融 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1905年户部银行(1908改称太清银行,1913年改组为中国银行)→1907年交通银行(插资料) 1906—1908年,私人创办的信成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银行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信用制度发展中的一个新台阶 1925年,全国实存银行158家,中国本业银行逐渐在金融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国民政府建立金融体系的措施:“四行二局” ①改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并增资 ②1928年,成立中央银行,1935进行增资,减少商股比重 ③1930年,在上海成立邮政储金汇业总局 ④1935年,将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改组为中国农民银行 ⑤1935年,成立中央信托局 (二)票号、钱庄的转化与分解(插资料)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城乡货币流通 农村资金向城市集中,渠道有三: ①商业网和商业利润 ②农村税收 ③城居地主所收地租 (四)币制改革(1935年) ①统一货币发行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