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曾子曰:“吾 日 三省 吾身:为 人 谋 而不 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 乎? 传 不 习 乎? 6、子曰:“见 贤 思 齐 焉,见不贤而 内 自省也” * 《论语》十则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 想家之首。 关于孔子 孔子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 态度,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 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 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 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 无所不包。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山东曲阜“三孔”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孔子墓地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1、掌握通假字。 2、探究各则语录内涵。 3、了解孔子教育思想。 4、背诵各则语录。 学习目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按时 通“悦” 愉快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但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理解: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 不断实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 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孔子的一句话 精彩了我的民族 光阴似剑 逝者如斯夫 大江东流 带不走古老的掌故 中国人 一声喊 温暖了各种肌肤 天地人和 生命的追逐 你我一起歌唱着千年的祝福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铿锵的击缶声 穿过心灵的倾诉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你我都是中国人 一定要牢记住 你我都是中国人 一定要牢记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铿锵的击缶声 穿过心灵的倾诉 古往今来真善美如烛 烛火连天照亮了 和平的旅途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你我都是中国人 一定要牢记住 薪火相传 天下的财富 收获明天 是一卷和谐的画图 我 每天 多次反省 替 办事 尽心竭力 诚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高尚之士立身之本,为普通百姓修身之道。 以此看来,古人严于律己不断完善自己,以致于达到了修心、养性、立业的境界。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之) 为 师 矣。” 旧的(知识) 领悟 可以 凭 (这一点) 做 了 3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常复旧课,领悟新知。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4、子曰:“学而不思则 罔, 思而不学则 殆。” 迷惑 疑惑不解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 教导 教诲 通“汝” 你 认识事物 (的道理)吧 是 代词,这 通“智” 聪明智慧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