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 污水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 电渗析过程原理图 (1)板框式反渗透膜组件 (3)螺旋卷式反渗透膜组件 中空纤维膜组件 膜分离是利用特殊的薄膜对液体中某些成分进行选择性透过的统称。 溶剂透过膜的过程称为渗透; 溶质透过膜的过程称为渗析。 膜的发展史 200多年前.Nollet在1748年发现渗透现象; 100多年后,1864年Traube才成功研制成人类历史上第一片人造膜——亚铁氰化铜膜; 20世纪 50年代为奠定基础的阶段,主要是进行膜分离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膜分离技术的初期工业开发; 60年代和70年代为发展阶段,许多膜分离技术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 80年代为发展演化阶段,主要是不断提高已实现工业化的膜分离技术水平,扩大应用范围。一些难度较大的膜分离技术的开发此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开拓出了新的膜分离技术。 近30年来,作为一门新型的高分离、浓缩、提纯及净化技术,新的膜过程不断地得到开发研究,如渗透汽化、膜蒸馏、支撑液膜、膜萃取、膜生物反应器、控制释放膜、仿生膜及生物膜等过程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膜的分类 按来源分: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 按孔径分 微滤膜(MF) 超滤膜(UF) 反渗透膜(RO) 纳滤膜(NF) 按膜的化学性质 无机膜:多孔膜如陶瓷膜,分子筛膜 有机膜 无孔膜 多孔膜 膜分离原理 膜分离过滤原理:膜是两个或多个浓度相之间具有选择性的分离屏障,采用错流过滤分离方式,利用膜材料选择性分离功能对给组分进行分离、纯化;错流方式可有效降低膜污染及防止浓差极化现象,系统连续操作。 膜分离原理示意图 传统死端过滤与错流过滤???????????????? 膜过程 表16-3 膜分离法 共同优点是:操作可在常温下进行;不发生相变;装置简单,操作容易,易控制,易维修,分离效率高。 缺点:处理能力较小;除扩散渗析外,需消耗相当的能量。 1、原理 一、电渗析 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性透过性(即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运行阴离子通过),而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离子减少的隔室为淡水室,相应的出水为淡水;离子增多的隔室为浓水室,相应的出水为浓水;与电极板接触的隔室为极室,其出水为极水。 对于一般的给水处理,得到的为淡水,浓水排走;对于工业废水处理,淡水可无害化排放或重复利用;浓水则可回收有用物质。 + + + + + + 阳极 - - - - - - 阴极 Cl- Na+ 阳膜 阳极室 Cl- Cl- Cl- Na+ Na+ Cl- Na+ Na+ Cl- Cl- Na+ Na+ 浓缩室 淡化室 浓缩室 阴极室 阴膜 阳膜 阴膜 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借助于离子交换剂上的离子和废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反应而除去废水中有害离子的方法。 一、离子交换剂 1、离子交换剂的分类 2、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 3、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1、离子交换剂的分类 无机 有机 ——天然沸石和人工合成沸石 ——磺化煤和各种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具有离子交换特性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电解质,是一种疏松的具有多孔结构的固体球形颗粒,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电解质溶液。 2、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 树脂本体 活性基团 :最常见的是苯乙烯的聚合物,是线性结构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由固定离子和活动离子组成。固定离子固定在树脂的网状骨架上,活动离子则依靠静电引力与固定离子结合在一起,两者电性相反电荷相等。 3、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按树脂的类型和孔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凝胶型、大孔型、多孔凝胶型、巨孔型(MR型)和高巨孔型(超MR型)树脂等。 按活性基团的不同,可分为: 阳离子交换树脂(cation resin) 阴离子交换树脂(anion resin) 螯合树脂 氧化还原树脂 两性树脂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指标 (1) 离子交换容量 (2) 含水率 (3) 相对密度 (4) 溶胀性 (5) 耐热性 (6) 交联度 (7) 选择性 (8) 化学稳定性 (1) 离子交换容量 是树脂交换能力大小的标准,可以用重量法和容积法两种方法表示。 重量法是指单位重量的干树脂中离子交换基团的数量,用mmo1/g或mo1/g来表示。 容积法是指单位体积的湿树脂中离子交换基团的数量,用mmol/L或mol/m3树脂来表示。 由于树脂一般在湿态下使用,因此常用的是容积法。 全交换容量 工作交换容量 有效交换容量 P321 有效交换容量是指出水到达一定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 09知识产权维护运用控制程序(含表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煤矿合法股权转让协议9篇.docx VIP
- GB_T 9711-2023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doc VIP
- 导体结构设计.xls VIP
- 电梯安全风险管控清单.doc VIP
- 生殖医学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pdf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反思(共6篇).pdf VIP
- 球墨铸铁管与其它管材的连接件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11273-2023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