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11—12套中学密卷)[1].docVIP

2010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11—12套中学密卷)[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小学语文十一) 部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沉疴坎坷呵护苛捐杂税百舸争流   B.估量训诂故旧沽名钓誉怙恶不悛   C.偶尔寓所遭遇向隅而泣藕断丝连   D.洒脱哂笑牺牲风吹日晒两栖动物   (试题由中人教育独家提供,任何网站如需转载,均需得到中国教育在线教师招聘频道和中人教育双方的书面许可,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曲委屈求全无疑暴露无疑   B.停止停滞不前传颂传诵诗文   C.行迹形迹可疑法治健全法制   D.抚养抚养小孩涣然焕然一新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发表(表达,登载)整装待发(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发端(开始,开端)先发制人(先动手以制服对手)   B.信史(确实的历史)信马由缰(相信马能识途,紧随其后)   信访(来信,来访)通风报信(暗中透露消息)   C.征文(征集稿件)旁征博引(广泛地引用材料)   征途(远途,行程)信而有征(可靠而且有证据)   D.背约(违背约定)力透纸背(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背离(离开,违背)离乡背井(离开故乡去外地生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新了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B.近一段时间来,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   C.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D.陈水扁近日信口雌黄,抛出了与“两国论”如出一辙的“一边一国”论,结果一时舆论大哗,谴责声四起。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自私使某些人变得鼠目寸光,看不到国家利益。   ②围绕埃及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的诸多疑团,多年来困扰着全世界的考古学家。   ③由于忽略了保护环境,类似切尔诺贝利事件那样的灾祸不断发生。   A.从而一直所以B.进而一贯因此   C.从而一贯所以D.进而一直因此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游戏中的暴力现象是一种比色情和电视暴力更具危害的社会问题,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自身及他人的伤害,它助长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和反社会人格。   B.对征税机制完善的国度,是没有特殊身份可言的,即便你是炙手可热的权贵,只要你有偷税嫌疑,照样查你没商量。   C.由于各地、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菜篮子”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菜篮子”产品由长期短缺、品种单调到品种丰富多样、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折。   D.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议中所应承担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预料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会不会出现逆转。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精神解放路在何方   ——《儒林外史》的精神探索   《儒林外史》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对制度文化层面的批判,而且更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把创作的千钧之力放在对人性的深度解剖上,对生命意趣的探索追求上。我们应当运用心理学、文化学的成果,把它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剖析作者和人物的心态,探究其文化历史内涵。这对人类及其社会具有更恒久的意义,也是贯通古今的一条路径。   在作精神、心理的审视中,我注意到:士的精神安顿、精神解放问题,是《儒林外史》深层关注的中心。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特别注意到把读书与做官联结在一起,“诱以官、禄、德”,通过科举制度使读书人“入我彀中”。“学而优则仕”,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群体价值取向,马二先生就是这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正宗产品。他以拙朴的本性毫无讳饰地讲出老实话:念文章、做举业,就是为了做官。只要能做官,朝廷叫做什么举业,就做什么举业。至于这种举业是否合理,那他根本不去想,能做官就合理!他把做官看作人生的唯一价值,而按朝廷功令做举业,就是做官的唯一正途。封建统治者正是充分发挥权力的魔法,使读书人乖乖地做自己的奴才。《儒林外史》没有停留在科举制度这个层面,而是继续深入下去,写到读书人的精神层面:思想如何被戕害,智能如何被斫伤,人格如何被奴化,结果形成了依附性和奴性,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   正是痛心疾首于“马二精神”,吴敬梓让迟衡山斩钉截铁地说:“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   实践这种叛逆的,首先是“作者自况”的杜少卿。他也像现实中的吴敬梓一样,写了一部《诗说》。他批评“而今”“只依朱注”是“固陋”。他常翻朱说,务要说出“前人不曾说过”的话,

文档评论(0)

chengcheng1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