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新世地层剖面调查与分析方法 全新世 冰后期气候波动 地层性质反映的环境演变 2.结核现象 3.砾石 砾石 砾石 4.砂 5.化学成份 地壳的氧化物成份 不同环境背景下土层中的地球化学过程(1) 不同环境背景下土层中的地球化学过程(2) 案例——南京浦镇林峰桥地层剖面 剖面观察与测年 剖面描述 全氧化铁(TFe2O3)含量分析 剖面氧化物比值变化分析 K+含量变化分析 剖面氧化物成份变化分析 新仙女木事件 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 剖面氧化物含量变化分析 Al2O3的百分含量变化分析 TiO2含量变化分析 CaO和MgO的含量变化 剖面粒度分析 中值粒径分析 碳同位素变化分析 结论(1) 结论(2) 结论(3) 结论(4) 结论(5) 思考与讨论 地球化学、粒度等分析表明,剖面下部,即第1、2、3层,经历了气候的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沉积速率反映出当时沉积较快,也指示当时的气候较温暖。到第4层开始降温。TiO2、Al2O3百分含量的变化显示当时是一个由湿润到干燥的气候演变过程,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可以断定当时该区经历了一个湖泊扩展、缩小直至消失的湖泊演化过程。在经历了可能的沉积间断后,又经历了一次大的洪水泛滥期,洪积特征的沉积物掩覆在湖积物之上。 δ13C值在经过剖面底部的峰值后,又逐渐降低,表明在经历了新仙女木期(11000~10000aBP)的寒冷期后进入了全新世的增温期,TiO2和Al2O3百分含量也逐步上升,表明气候由于燥向适于植物生存的湿润气候转变,从沉积速率和砂、粉砂及粘土的含量变化也可以反映出来。经5、6、7、8层, δ13C值显示高值,表明当时气候温暖,TiO2 、MnO和Al2O3等值渐增,Fe2O3也有上升的趋势,表明气温乃至气候湿润程度都有明显升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为7640±120aBP~3800aBP全新世最适宜期增温事件。 剖面顶部的黄土层(即第11层),从地球化学及δ13C等分析来看,均显示为低温干燥的环境。粒度分析表明,该层粉砂、粘土含量较多,而砂含量较少,显示为沉积动力较弱的环境。结合地球化学、 δ13C分析结果以及剖面地层沉积特征,可以认为该层沉积物是在亚北方期,相当于杨怀仁先生提出的全新世主要寒冷期(3000~2850aBP)时形成的。 * * 地质时代的最新阶段,开始于12000~10000年前持续至今。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全新统,它覆盖于所有地层之上。全新世是1850年P.热尔韦提出的,并为1885年国际地质大会正式通过。全新世时间短,沉积物厚度小,但分布范围广。由于距今时代短,可应用几种有效的年代测定方法,因此,其地层划分比较详细、精确。全新世与更新世的界限,以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气候转暖为标志,因此又称为冰后期。全新世气候有轻微波动。海面变化与气候相一致,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到距今11000年上升到-60米位置。距今6000年海面已接近现今位置,其后仅有轻微的变化。全新世时,人类进入现代人阶段。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工业化时代 挪威 挪威人布利特(A.Blytt)和瑞典人塞南德尔(R.Sernan- der)根据北欧沼泽地层中的植物化石和孢粉谱研究,1909年建立北欧冰后期气候分期。这一方案至今仍被各国采用,并不断得以补充。 ①前北方期(距今 10300~9500年 前),由寒冷转向温凉; ②北方期(距今9500~7500年前), 温干; ③大西洋期(距今7500~5000年前), 温暖湿润,又称气候适宜期; ④亚北方期(距今5000~2700年前), 温干; ⑤亚大西洋期(距今2700年前至今), 凉爽湿润。 气候波动导致的环境演变 不同气候型导致的气候演变 1.地层颜色——化学变化的结果 暗黑颜色 古河道 沼泽 生物遗迹 红色土层 湿热环境 冰后期的气候变化 思考:在我国北方常见到以下现象:两层红色土层间夹有一层饼状的黑色地层。试推断环境特征。 分析:河南新蔡息县一带的河谷化石现象。 分析:黄土层中的砾石袋现象。 土层中坚硬的不规则的土结核,长圆形,呈水平方向排列,可连接成一层硬壳。北方红色土层中多见。河南洛阳、陕县一带的红色土层中有很多。 黄土中也有结核,小一些,长条形。 其成因与地表水中富含钙有关。常有砾石、蚌壳、石器的外面包一层泥土硬壳在泥沙地层中, 流水堆积 大小 磨圆度 排列方向 分选性 思考:海岸堆积与河流中的砾石排列方向有什么不同。哪些因素能反映搬运的距离? 水流的方向可以从砾石的倾斜度上推测出来:砾石较小的一端,多半向上抬,在河流中,约抬起15—30°,这就指出河流的方向是从这一端流向另一端。在海岸旁的堆积中平的砾石只抬起3~15°。砾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