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1.docVIP

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1.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 2011.1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C 2.A 3.D 4.B 5.A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C(切:严厉) 7.B 两个“相”都是“互相”的意思。(A项 第一个“为”,介词,给;第二个“为”,动词,写。C项第一个“乃”,副词,于是,就;第二个“乃”,副词,仅仅,只。D项第一个“于”,介词,与“见”组合,表被动;第二个“于”,介词,向。) 8.D(“薄其礼”理解错误,应该是“在礼节待遇上却欠缺优厚”) 9.C(徐坚并没有不满,而是高度评价了《史通》的价值)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0.(5分)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可断可不断) 11.(8分) ①体无咎言 ②终刚强兮不可凌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野径云俱黑 ⑤金就砺则利 ⑥门庭若市 ⑦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⑧先帝不以臣卑鄙 12.① B(3分) ②(4分)答题要点: (1)答出形象特点:孤独、愁苦的词人形象。(2分) (2)结合词句分析:从神态、心理、动作、环境、侧面等方面分析,能够表现出词人形象即可。(2分) ③答题要点: 第一问:写出表现手法(映衬、拟人),并能结合词句恰当分析。(3分) 第二问:举例准确(1分),能进行赏析(3分),语言表达通顺(3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3分)B (“盛大的宴饮活动是部落贵族们在内部进行权力争斗”不是新石器时代宴饮 活动的目的,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14.(5分) (1)出现的社会背景不同:“竞争性宴饮”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礼仪性宴饮”国家内部出现了等级分化。 (2)用餐器皿不同:“竞争性宴饮”使用陶器;“礼仪性宴饮”使用青铜器。 (3)宴饮目的不同:“竞争性宴饮”的目的是证明部落实力强大;“礼仪性宴饮”的目的是上层贵族巩固权力,显示富贵;国家宣扬国威,显示富足。 (5分,前两条每条1分。第3条3分;未概述,照抄原文者酌情扣1—2分)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5.(4分)C E 16.(6分) (1)为了揭示“力度来自放松”的道理,点明题旨(1分);以拉琴作比,引出下文(1分);说明文学创作也需要通过放松达到一定的力度(1分)。 (2)内心积蓄了丰富的生活的感悟,就要用笔表达出来了。(3分) 17.(5分) 要点一:要自然地融入生活,感悟生活。(3分) 要点二:自然地抒发(表达)心中的情感。(2分) (照抄原文最多给1分) 18.(10分)略 作者的意思是:文学创作中,越是想从生活中看出什么奥秘、什么真谛,生活越是容易从身边溜走;越是想要告诉人们一个哲理、达到一种社会效果、追求一种风格,就越是会妨碍心中情感的表达,甚至有可能表达出面目全非的东西。相反,如果放松下来,自然地融入生活感悟生活;创作时不必多想,灵感自然地流于笔端,那么就能够写出真正好的作品。(10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9.作文(60分)(略)依据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附:文言译文 刘子玄,名知几,因为避玄宗的名讳,所以就用他的字来代替。十二岁时,父亲给他讲授《古文尚书》,学业不见长进,父亲恼怒,用小杖责打来督促他。后来听说父亲要给兄长们讲授《春秋左氏传》,刘子玄混在里面去听,回来后就剖析疑难的问题,感叹说:“《古文尚书》要是像这样,我怎么会懈怠呢!”父亲对他的想法感到很惊异,答应给他讲授《春秋左氏传》。过了一年,刘子玄就通览了各种史书。他以擅长文词知名。后来考中进士。 武后证圣初年,下诏令让九品以上的官员陈述朝廷政事得失。刘子玄上书说:“君主不应轻易地授予官职,大臣不应轻易地接受官职。臣子随便地接受官职不是忠诚,君王任意地授予官职不是施恩。如今群臣没有功劳,碰到机遇就能升迁,以致京城中有‘车载斗量,杷椎碗脱’(形容数量多)的谚语。”又说:“刺史任职不是三年以上的不可以转任,应当考核政绩的优劣,明确奖惩。”武后称赞他的直率,但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当时,酷吏横行,祸及善良的人,公卿被诛杀的接连不断。刘子玄为士人没有良知并甘心于这种祸乱之状而感到哀伤,写了《思慎赋》来讽议时事。 几度升迁做到了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提拔为太子率更令,以耿介正直要求自己,多年没有升迁。适逢天子西回长安,刘子玄自己请求留在东都。三年,有人上书说

文档评论(0)

chengcheng1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