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新疆哈密王把甜瓜作为礼品向朝廷进贡。“哈密瓜”便由此而得名,并成为新疆甜瓜的总称。哈密瓜的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按其成熟期不同,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个品种。早、中熟的称为夏瓜,晚熟的称为冬瓜。早熟品种主要有黄旦子、纳西甘、一包糖、包孜可口奇、石甜401等,其特点是皮薄肉细,香味浓郁。中熟品种主要有红心脆、老铁皮、炮弹瓜、黄金龙、白兰瓜等,它以甜脆多汁,清香适口、肉厚细腻而博得人们的喜爱。晚熟品种主要有黑眉毛密极干、青麻皮密极干、炮台红、青皮红肉、青皮冬瓜、黄皮白肉可口奇等。
哈密瓜,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升了哈密的知名度。因为有哈密瓜,哈密因而名传天下,妇孺皆知。地以瓜闻,瓜以地名。“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顶呱呱。”这首古老的民谣传颂了几百年,谁人不知,那个不晓,凡到过新疆走过一遭的人,都会深深扎入脑海,哈密瓜古称甘瓜或敦煌瓜,在哈密和整个西域广为种植,约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故又为新疆甜瓜的总称。还记得敦煌被称为瓜州吗?那是因为哈密有一段时间隶属于敦煌,所以敦煌博得了瓜州的美誉,其实哈密才是名副其实的瓜州。“哈密瓜”一名出自康熙大帝的金口玉言,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派理藩院郎中布尔赛来哈密编旗入藉,哈密一世回王额贝都拉热情款待,多次品尝哈密甜瓜,布尔赛对清脆香甜、风味独特的哈密甜瓜大加赞赏,建议额贝都拉把哈密甜瓜作为贡品向朝廷贡献,是年冬,额贝都拉入京朝觐,在元旦的朝宴上,康熙大帝和群臣们品尝了这甜如蜜,脆似梨、香味浓郁的“神物”之后,个个赞不绝口,但都不知“神物”从何而来,康熙大帝问属臣,均不知叫何名,初次入朝的哈密回王额贝都拉跪下答到:这是哈密臣民所贡,特献给皇帝、皇后和众大臣享用,以表臣子的一片心意。康熙大帝听后思忖,这么好的瓜,应该有一个既响亮,又好听的名字,它既产之哈密,又贡之哈密,何不就叫“哈密瓜”呢,康熙言毕,群臣雀跃,齐呼万岁圣明。从此哈密瓜名扬四海。清代那位著名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很有福气,虽被发配,但在哈密真正让他的铁齿铜牙过足了瓜瘾,成了甜齿蜜牙,今天我们都能想像出他一口气吃完了瓜,用粘得都不能伸直的手指嘬着牙花子、打着饱嗝说:“西域之果,葡萄莫胜于吐鲁番,瓜莫胜于哈密。”哈密瓜,即过去所说麻皮子大冬瓜。此瓜秋季成熟,熟后摘下,用马莲草铺垫,晾晒房上,入冬前藏于空房中,瓜下垫马莲草小圈,房中放一碗水,水冰则生火,不冻不生火,可保存至来年春季,在集市上切块零售。其他进贡之瓜,还有蜜极甘、金棒子等,这些品种皮厚,宜贮运,也做为贡品。据当地人讲,哈密瓜多达180种!
新疆哈密瓜的原产地的故事,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哈密瓜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哈密瓜”一名出自康熙大帝的金口玉言,康熙三十七年开始确定这种瓜的,味道甜美很好吃的,只有黄瓜贵族才可以吃到的一种水果呢。
清廷派理藩院郎中布尔赛来哈密编旗入 藉,哈密一世回王额贝都拉热情款待,多次品尝哈密甜瓜,布尔赛对清脆香甜、风味独特的哈密甜瓜大加赞赏,建议额贝都拉把哈密甜瓜作为贡品向朝廷贡献,是年冬,额贝都拉入京朝觐,在元旦的朝宴上,康熙大帝和群臣们品尝了这甜如蜜,脆似梨、香味浓郁的“神物”之后,个个赞不绝口,但都不知“神物”从何而来,康熙大帝问属臣,均不知叫何名,初次入朝的哈密回王额贝都拉跪下答到:这是哈密臣民所贡,特献给皇帝、皇后和众大臣享用,以表臣子的一片心意。康熙大帝听后思忖,这么好的瓜,应该有一个既响亮,又好听的名字,它既产之哈密,又贡之哈密,何不就叫“哈密瓜”呢,康熙言毕,群臣雀跃,齐呼万岁圣明。从此哈密瓜名扬四海。
民国28年(1939年),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到新疆工作,路经哈密,住在招待所里(即尧乐博斯大楼)。他在回忆录《新疆风雨》中写道:只见阿桑(茅盾的儿子),抱着一个橄揽球那样的东西走上楼来,这球绿中带黄,上面布满了灰色网纹。德祉(茅盾夫人)借来了刀子,当时剖开,是绿色的瓤,足有两寸厚。“啊哟!”德祉叫起来:“是只生瓜!”阿桑已经抓起一块,咬了一口,叫道:“好吃,像生梨。”果然,这哈密瓜像生梨那样生脆,但又甜得醇厚,还有一种异香,梨是不能同它相比的,与兰州的“醉瓜”也截然不同。大家一面吃,一面赞不绝口。这才想起问阿桑,这瓜是从哪里弄来的。“就在门外的地摊上买的,只是一千两新疆票,折合法币是两角五分钱。”大家又惊叹瓜价的便宜,等于兰州的半担黄河水。
清朝初期,新疆的大部分地方都在东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之下,哈密当然也不例外了。到了1678年,蒙古的另一部准噶尔击败了东察合台汗国,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哈密也随之落入准噶尔汗国的统治。准噶尔汗噶尔丹与清廷为敌,经常骚扰清朝边境。康熙皇决定对准噶尔进行征讨,准噶尔怎么能是清廷的对手呢?开战不久,噶尔丹大败,哈密的维吾尔头领额贝都拉首先脱离准噶尔的统治,归顺清王朝,还主动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侠客风云传养成模式触发剧情一览.pdf VIP
- YST 582-2013 电池级碳酸锂.pdf
- 淘股吧高手语录.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GB-T6284-1986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pdf
- MSC: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和投资白皮书.pdf VIP
- 24J306 窗井、设备吊装口、排水沟、集水坑图集.docx VIP
- 2014年深圳市坪山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白纹伊蚊抗药性研究.pdf VIP
- T∕CBDA 69-2023 建筑装饰装修碳排放计算标准.pdf
- 国际私法(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