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理想国宣讲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柏拉图与《理想国》_1170;古典教育的奠基之作;柏拉图其人;柏拉图的影响;《理想国》;关于书名;关于“城邦”;关于“对话”;关于“主题”;《理想国》的结构;相关文献;一、序曲:什么是正义 (327A-369B);正义(Justice);寻找正义,人物与辩论;第一幕:克法洛斯的幸福人生;克法洛斯的正义观;第二幕:玻勒马霍斯的习俗之见;玻勒马霍斯的正义观;【第二回合】正义比之技艺。每种技艺都有它的专门用途。 苏:正义有什么用处?在什么行动中、什么目的下最能助友害敌? 玻:正义的专门领域是订合同??契约,即合伙关系。 苏:一个好的有用的伙伴是专门能手还是正义的人? 玻:专门能手比正义者更好更有用。 苏:什么时候正义的人才是一个好伙伴? 玻:妥善地管理钱财的时候。 苏:岂不是当钱财没有用时,正义才有用?正义仅仅对无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正义何用?善于管钱的也善于偷钱,正义的人竟是一个小偷! ——正义(道德)是一种专门的技艺吗?;思想实验:正义的属性是什么?;【第三回合】认知问题 玻:我终归认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行为)。 苏:你所谓朋友是看上去好的人还是实际上真正好的人? 玻:那还用说吗?一个人总爱他认为好的人。 苏:一般人会弄错吗? 玻:是会有这种事的。 苏:那岂不是把好人当成敌人,拿坏人当朋友了吗? 玻:无疑会的。 苏:这么一来,帮助坏人、危害好人岂不是正义了? 玻:好像是的了。 苏:可是好人是正义的,是不干不正义的事的呀! 玻:是的呀。 苏:依你这么说,伤害不做不正义的事的人倒是正义的了? 玻:不!不!苏格拉底,这个说法不可能对头! ——如何区分道德判断与事实判断? ;思想实验:道德判断;【第四回合】伤害问题 玻:让我们重新讨论吧。好人才是朋友,坏人才是敌人。 苏:假使朋友真是好人,当待之以善,假如敌人真是坏人,当待之以恶,这才算是正义? 玻:当然,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很好的定义。 苏:别忙,一个正义的人能伤害别人吗? 玻:当然可以,他应该伤害那坏的敌人。 苏:受过伤的马变得好了呢?还是变坏了? 玻:变坏了,马之为马变坏了。 苏:人受了伤害,就人之为人变坏了,人的德性变坏了吗? 玻:当然可以这么说。 苏:正义是不是人的德性呢? 玻:这是无可否认的。 苏:人受了伤害便变得更不正义了。那么正义的人能用他的正义使人变得不正义吗?或者,好人能用他的美德使人变坏吗? 玻:不可能。 苏:我的朋友啊!伤害任何人无论如何总是不正义的。;思想实验:惩罚的正当性;第三幕:色拉叙马霍斯骇俗之言;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观;道德与政治的联姻:“强权即公理”;反驳一:统治的技艺;反驳二:统治术的目标;正义是他人的利益:正义的有利性;反驳一:正义与智慧(类比论证);反驳二:正义与合作(后果论证);反驳三:正义与幸福(功能论证);口服心不服:两个问题;第四幕:格劳孔的挑战;正义是何种善?;挑战一:正义的本源;思想实验:社会契约论;挑战二:古各斯的戒指;挑战三:不正义者过得好;阿德曼托斯的挑战;问题的实质;二、短的路:寻找正义 (369B-445E);论证线路:先读大字再读小字;(一)城邦的起源:两个假设;国家起源的两种政治哲学;理想城邦的原则;(二)城邦的构成:三种阶层;柏拉图是专制主义者吗?;促进城邦整体的幸福;天赋—能力分层;柏拉图的家长制;(三)培养卫国者的教育;1.教育对象;2.教育内容;3.文艺教育;用教育(善)裁剪艺术(美);4.体育;柏拉图式的古典教育;(四)城邦的正义:政治理论;先找到三种美德(1)智慧;先找到三种美德(2)勇敢;先找到三种美德(3)节制;蓦然回首(4)正义;城邦的正义与和谐社会;(五)灵魂的正义:心理理论;1.城邦与灵魂的同构性;2.灵魂三分;3.灵魂中的美德;4.灵魂中的正义;困惑:;三、长的路:寻找善的智慧之路 (449A-592B);通向“善/美好”的智慧之路;第三个浪潮:哲学王;(一)两种世界:谁是哲学家;1.美的事物与美本身;思想实验:美之为美;2.知识与意见;3.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4.哲人与众人;(二)灵魂的转向:培养哲学家;1.止于至善:太阳之喻;教育目的:灵魂的转向;2.认识与存在的结构:线段之喻;教育内容:哲学家的课程表;3.善的认识道路:洞穴之喻;洞穴之喻的教育解读;教育过程:哲学家的教育之路;(三)理性与美好生活;理性主导的美好生活;三种人的快乐之比较;论证一:僭主论证;论证二:经验论证;论证三:本质论证;什么是真实的价值;结论:沉思是最快乐的生活;尾声:一个完美的存在者(608C-621D);完美立场与真实价值;柏拉图的思想:问题之源;柏拉图的反对者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