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看三大核心要素.docxVIP

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看三大核心要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看三大核心要素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载体。中国人在这片山山水水的土地上生长生活,每个人的血脉里本应具有欣赏中国山水的基因和细胞,只是随着时间的飞驰、时代的更替,我们在忙碌之中暂时遗忘或丢失了这份感知能力,今天我只是想为大家重拾这份记忆,或如电脑中的重启键,帮助大家再次点击这一门径并重新启程。 今天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山水画,一方面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简单概述一下我理解的中国山水画,另一方面借助山水画作品的局部和细节的图像来谈欣赏山水画乃至中国画的三个重要因素——笔墨、程式、自然。通过对这三者的解读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来找寻欣赏、学习中国山水画的门径。 我所理解的中国山水画 “山水”两个字不是简单的风景概念,他包含了中国文化的诸多含义和象征,比如山是阳、水是阴,象征了阴阳互补;山是刚、水是柔,体现了刚柔相济;还有山是实、水是虚,又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中虚实相生的概念。山水画描绘的内容是树石、草木、云水、丘壑、建筑以及阴晴风雨、四季更替,表达的是中国人的审美和意境,阐述的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人与自然、宇宙永恒和谐的关系。中国人借山水画这一艺术媒介来认知不同的生命个体以及万物变化的规律。这也是众多中国艺术关注的终极目的,其中山水画尤为突出。 中国山水画在中国画三大科中(人物、山水、花鸟),所占的比例最重。题材内容、表现技法、形式风格最为丰富和庞杂,如能了解山水画的欣赏方法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对学习中国画的其他门类以致中国其他艺术形式都会有极大益处。也正因如此,山水画的外延性、包容性及与不同艺术的兼容性都较强,比如中国诗词、书法、琴曲都可与山水画相融相通,文学作品中的不少著名的诗句、名篇、美文都成为了山水画表现的母题(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王维的辋川诗意、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潇湘八景等)。中国画与书法渊源已久,元代赵孟頫“书画同源”说将书意之笔正式引入画面,通过他及后代画家的实践,画家的心灵得以借助书写的笔墨得到自由的抒发,尤其在山水画不同皴法的表现中书写性得到了充分显现。 山水画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根系十分丰厚和博大。历代山水画家及无数的经典作品充分地诠释了中国儒释道的哲学思想。比如儒家文化是入世的,每个遵循孔孟之道的人讲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愿。在儒家文化中似乎山水即江山、家国的概念,宋代王希孟18岁在宋徽宗的指导下绘《千里江山图》青绿设色的大卷(现藏故宫博物院)。全画细腻精工又不失恢宏壮丽,虽描绘的是起伏的群山、浩渺的江水,实则表现的是宋氏江山的锦绣与绵长。另一位宋代画家郭熙的绢本大轴《早春图》,以全景构图表现初春时节北方大山壮阔的气势,全图气息堂正、恢宏,树石景物的严整的秩序感反映了大宋帝国的稳定与昌盛。其实这些山水作品背后都有极其鲜明的政治寓意。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道家文化以老庄为代表,尤其庄子以避世的态度寻求自然与道的相应相生,从自然万物中感知生命的意义,庄子的《齐物论》、《逍遥游》寓意的就是平等与自由的理念,这也正是不少艺术家倾其生命始终追求的。元代画家黄公望在仕途受挫之后信奉全真教,晚年隐居富春山一带,潜心山水释放心灵,他花了7年时间为朋友无用师绘制的《富春山居图》成为了画史的不朽名篇,此画笔墨萧散、苍茫简远全由心性而发。此种笔墨意趣正合乎道家思想的精神所在。 中国有很多参禅修佛的僧侣画家,佛家讲出世,故此类画家的作品多有绝尘超然之气,如宋代画家法常(号牧溪),他在日本的知名度非常大,被奉为日本禅宗画的鼻祖。其作品如《潇湘八景》笔墨空灵淡泊极富禅意。清代四高僧:石涛、渐江、髡残、八大也是重要的山水画家,作品表现出的是绝世、孤傲的精神状态和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法常《潇湘八景·远浦归帆》 山水画的基本流变 中国山水画史上下千年,魏晋时期是山水画的孕育期,山水是以人物背景图式出现的,如顾恺之的《洛神赋》是以人物画为主的作品,山水图像是作为人物背景或场景的转换而出现,此时的山水画比例也不是很协调。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隋唐时期开始,山水画渐渐成为独立的画种。山水画的独立主要是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的成熟与发展的影响。著名山水诗人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王维等,他们隐居山林感受自然,过着自由的避世生活并留下了很多田园、山水的诗篇,这是山水画得以独立并发展起来的重要推动力。隋唐的山水画多以勾勒和设青绿色为主,华丽富贵具有装饰性。 宋代绘画有“格物”的精神,讲求理性的客观写实。两宋的山水画从成熟直达艺术的巅峰,笔墨的皴法已趋向成熟而完备,画家可以用笔墨尽精微而至广大地表现出自然万象。 自元以来,山水画则从客观的表现自然逐渐转化为主观地表现心境。在技法上,画家赵孟頫把书法用笔运用到了绘画中,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中题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

文档评论(0)

荔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