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化学:我所认识的酶
第 PAGE 12 页 共 NUMPAGES 14 页
前言
公元前800年,古老的烹调方法中已使用来自微生物的酶。1887年,德国科学家Hans Büchner和Eduard Büchner兄弟首次成功地用不含细胞的酵母提取液实现了发酵,从而证明发酵过程并不需要完整的细胞。这一贡献打开了通向现代酶学与现代生物化学的大门。从此,人们开始真正的了解了酶,并开始了对酶的研究,今天酶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了酶。
由于酶的应用广泛,酶的提取和合成就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酶可以从生物体内提取,但由于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很低,因此,它不能适应生产上的需要。工业上大量的酶是采用微生物的发酵来制取的。一般需要在适宜的条件下,选育出所需的菌种,让其进行繁殖,获得大量的酶制剂。另外,人们正在研究酶的人工合成.总之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酶的应用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目录
前言 1 TOC \o 1-8 \h \z \u
一、概述 4
二、酶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命名 4
1、概念 4
2、作用特点 5
(1)催化效率高 5
(2)专一性高 5
(3)反应条件温和 5
(4)活性可调节:。 5
(5)酶的催化活性离不开辅酶、辅基、金属离子 5
3、酶的分类 6
①氧化还原酶类 6
②转移酶类 6
③水解酶类 6
④裂解酶类 6
⑤异构酶类 6
⑥合成酶类 6
4、酶的命名 6
习惯命名法: 6
系统命名法: 7
三、酶的结构特征 7
1、酶的化学组成 7
2、酶的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8
3酶的活性中心 8
四、酶促反应的特点 8
1、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的催化速率 9
2、酶催化具有高度特异性 9
3、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9
4、酶促反应的作用机制 10
5、酶加速反应的机理 10
五、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10
六、酶技术的应用 11
1、运用酶技术生产有重要价值的产品。 11
2、利用酶制剂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产率,降低生产成12
3、酶技术在医疗卫生和环保方面,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后记 13
第二章 酶
一、概述
酶,早期是指在酵母中的意思,指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大多数由蛋白质组成(少数为RNA)。能在机体中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中的消化、吸收、呼吸、运动和生殖都是酶促反应过程。酶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基础。细胞新陈代谢包括的所有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二、酶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命名
1、概念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故又有生物催化剂之称。与一般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有高度专一性、高度催化效率及其催化活性的可调节性和高度的不稳定性(变性失活)等特点.酶的这些性质使细胞内错综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使物质代谢与正常的生理机能互相适应.若因遗传缺陷造成某个酶缺损,或其它原因造成酶的活性减弱,均可导致该酶催化的反应异常,使物质代谢紊乱,甚至发生疾病.因此酶与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自1982年以来随着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和DNA的陆续发现,目前认为生物体内除了存在酶这类催化剂外,另一类则是核酸催化
剂,因此现代科学认为酶是由活细胞所产生,能在体内或体外发挥相同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结构的生物大分子。
2、作用特点
酶是生物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催化物质,没有酶就没有生命活动。
(1)催化效率高:酶催化反应速度是相应的无催化反应的108-1020倍,并且至少高出非酶催化反应速度几个数量级。
(2)专一性高:酶对反应的底物和产物都有极高的专一性,几乎没有副反应发生。
(3)反应条件温和:酶通常是在接近生物体温和接近中性的环境下催化反应。
酶的这一特点可以使一些产品的生产免去高温高压耐腐蚀设备,从而降低成本。
(4)活性可调节:酶活力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和控制。
根据生物体的需要,许多酶的活性可受多种调节机制的灵活调节,包括:酶的生物合成的诱导和阻遏,抑制剂调控、共价修饰调控、反馈调控、酶原激活及激素调控等。这些调控保证酶在体内新陈代谢中发挥其适当的催化作用,使生命活动中的种种化学反应都能够有条不紊、协调一致地进行。
(5)酶的催化活性离不开辅酶、辅基、金属离子 有些酶是复合蛋白,由酶蛋白和非蛋白小分子物质——辅助因子组成,只有二者结合酶才有活性。
辅酶Co :非共价结合,能透析去;
辅基:共价结合、金属离子
3、酶的分类
根据酶促反应的性质,酶可分为六大类:
氧化还原酶类:氧化-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梁氏族谱之祖系.doc VIP
- 工程维修委托协议合同书.docx VIP
- 《RPA财务机器人实训教程》教案示例.docx VIP
- 2023年3月scratch图形化编程等级考试试卷(四级)不带答案.docx VIP
- MITSUBISHI三菱CC-Link IE现场网络Basic远程I_O模块用户手册.pdf
- 2025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天津市区卷).docx VIP
- 《GNSS原理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偷窥漫画第一季完整.docx VIP
- 2023《传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以辽宁鞍山市为例》7400字.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2024年高教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