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汪晖主编期间《读书》学理化探析
内容摘要:汪晖主编期间的《读书》风格大变,由人文学科拓展到社会学科,增强了学理性,以学理的角度回应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本文试图从对《读书》办刊理念的继承与新变、时代原因、主编本人的思想性三方面来探析汪晖主编期间《读书》学理化的原因。
关键词:《读书》学理性思想性知识分子公共空间
在汪晖、黄平卸任前,《读书》经历了三代主编,1979年《读书》创刊伊始至1986年:陈原、范用;1986年至1996年:沈昌文;1996年至2007年:汪晖、黄平。在陈原、沈昌文主编时期,《读书》文学类文章一直占较大比例。从陈原到沈昌文,思想性逐步增强。到了汪晖、黄平执掌时期,《读书》减少了文学类文章,拓宽所关注学科领域,含括思想类、政法类、建筑、考古、人文地理、国际关系、女权主义、大众传媒等,关注三农问题、全球化、亚洲问题等国内外热点问题,呈现出明显的学术化倾向。
汪晖主编期间《读书》为人诟病的有两点,一是不好读、读不懂;二是小圈子化,有倾向。无论是不好读还是小圈子化,都可以归结到《读书》学理化倾向上来,因为学理化而显得小圈子化,也因为学理化而难读难懂。本文即试图从对《读书》办刊理念的继承与新变、时代原因、主编本人的思想性此三方面来探析汪晖主编期间《读书》学理化的原因。
一.对《读书》办刊理念的继承与新变
《读书》创刊于1979年,秉承“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办刊宗旨,以书为中心探讨相关社会文化问题,展示不同知识领域的声音与思考。创刊号上就发表了惊世骇俗的《读书无禁区》,表达了当时知识界共同的心声。创刊伊始的《读书》“继承了中国知识界的淑世情怀和传统,以思想启蒙作为自己的旗帜,致力于拨乱反正,恢复汉语写作的博雅风范,以其思想的开放,议论的清新,文风的隽永,赢得了读书界的青睐”。[1]三十多年来,《读书》以引领社会思潮为己任,是中国三十年来思想文化变迁的见证者。其在知识界的地位可用八十年代作家王蒙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为证:“可以不读书,但是不能不读《读书》。”
沈昌文主编《读书》期间,正值八十年代思想解禁,西方文化思潮涌入之际。作为主编的沈昌文以开放的思想兼收并蓄,使《读书》成为自由的言说空间,成为新思潮、新观点的前沿阵地。当时的《读书》以开放的姿态敏锐地捕捉时代的气息,介绍海外、港台的文化现象,新的思潮。沈昌文曾说:“办杂志而大量刊用海外当地作家的专栏(而不只是我们驻外记者的作品),应当说是从《读书》始,而当年也似乎只有《读书》办得到。”[2]
在沈昌文那里,《读书》就形成了介绍新思潮、新思想的传统。而到了汪晖,《读书》走得更远,由观念启蒙、文化熏陶变成思想探讨,加强了干预社会生活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分子的现世关怀。这是汪晖时代《读书》的价值所在,《读书》从学理层面关注现实,提出问题,介绍新知,开展评论,逐步由人文思想性走向学理化。
“我的方针是渐进地对《读书》的风格作一些调整,一是注意反映学术界和思想界的新动向,二是发现新人,三是提出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争鸣。”[3]汪晖主编期间,《读书》扩大了关注范围,涉及包括文史哲、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等内容,关注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九十年代,《读书》围绕俄罗斯改革、全球化问题、亚洲金融风暴、西方中心论、科索沃战争等产生了大量的争论,进入21世纪之后,围绕三农问题、国企改革问题、产权问题、医疗体制改革问题、反恐战争和新帝国主义问题、发展主义与社会分化、生态问题与社会保障体制等公共领域的问题。《读书》加强了介入现实的深度,以专业性来分析社会问题,这就必然导致《读书》的学理化。在汪晖主编的十年里,《读书》从人文科学向社会科学拓展,以学理的角度回应中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的问题。
汪晖主编期间的《读书》致力于为各种不同声音提供表达的平台:“我们的方针是渐进的调整,是因为即使介入这些现实性的问题时,《读书》的主要策略还是从思想的、知识的和理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进行直接的公众讨论或政策性辩论,它致力创造的是一个立足于反思和批评的建设性的思想氛围。”[4]在介入现实问题时,《读书》并非旨在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众讨论,而是力图从学理方面进行反思与批评。
虽然自汪晖入主《读书》后,《读书》的风格开始出现明显变化,但它始终秉承“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宗旨在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这一杂志定位和宗旨始终未变。《读书》试图从学理的角度回应、反思现实问题,从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因此,《读书》干预现实、反思现实的方式延续了一贯的人文传统,始终秉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以知识分子的微薄力量参与社会,影响公共政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VIP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docx VIP
- T_CVMA 224-2025 猫传染性腹膜炎诊断规程.pdf VIP
- T_CVMA 232-2025 猪星状病毒五型荧光PCR检测方法.docx VIP
- T_CVMA 252-2025 马四肢X线及超声操作规范.pdf VIP
- 湿地博物馆施工组织设计(智能化系统).doc VIP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浙教版(2023)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全册教学课件 .pdf VIP
- (正式版)D-L∕ T 790.6-2010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 第6部分:A-XDR编码规则.docx VIP
- 商砼搅拌站电气系统培训教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