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辽金夏科技史之农业技术
发布时间:2009-6-6 阅读次数:150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农业技术
(一)宋辽金夏时期农业发展概况
中国的华北地区,经过唐末及五代封建割据势力的兵战,农业生产及农田设施受到很大的破坏。北宋建国后,与居东北、西北的契丹、女真等族边界战事不断,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依赖漕运南方的粮食及其他资源。到了南宋偏安江南,其政治、经济重心完全移到江南,完全依靠江南已有的和增加的农业生产以及其他财富资源,以供应人民所需及军费开支。这一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突飞猛进,水平已远远超过北方。北宋初期几年,一直采取轻赋薄敛的政策,招流垦荒,鼓励耕种,有时还放贷牛、农具和种子,定期分限缴还;设立农官、农师,发挥地方官对农业的督促作用,指导农事进行,并大力推广农具。真宗时还曾暂停熟铁不准过黄河的禁令,以满足制造农具之需。这些政策措施对迅速恢复、扩大耕地,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宋神宗、熙宗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实行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如青苗法,规定每年夏秋收获前由政府贷钱或粮给农民,限制了富户对农民高利贷的剥削;方田均税法按土地优劣定税额,使政府的田赋收入有了保证;实施农田水利法,全国兴建水利设施万多处;并将差役改成招募,既方便了一般民户,又增加了政府收入。新法实施取得了相当效果。但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最终被废除。
宋王朝建立,结束长期战乱,人民休养生息,人口增加很快。因此不断地扩大土地范围,向山区和水滨扩展,与山争地,变山为梯田,与湖争地,变湖为圩田、围田;另一方面重视单产的提高,采用了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增加复种,扩大高产作物,重视选苗育苗及积肥,加强田间管理,注意保持地力常新等措施。另外还创制了不少新的高效农具,发展了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北宋时,龙骨车的使用已很普及了,主要使用于湖乡山区山高水急的地方,使高低的土地都能得到浇灌。还进行大规模的淤田盐碱地改造,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宋代农业的一大特点就是经济作物发展迅速,棉花已从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到江淮一带,同时由于城市的发展,园艺业和养鱼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禽畜的饲养和兽医技术都有显著进步,发展趋势超过了以往。
辽、西夏、金都是以牧业为主。辽在公元916年建立政权后,在农业上多利用战争中被俘汉人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吸收中原地区的农业经验,并引进一些作物。它还针对多沙碛,无霜期短,寒冷和多风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垄作法。西夏1032年建国后主要由汉人务农。金1115年建国后较为重视务农,扩大了我国东北、西北地区耕地面积和农业区域,农业有一定的发展。但宋初以后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北宋时麦已经向南方推广,南宋时为解决大量南迁北人的需要,便制定了鼓励种麦的政策,如允许只交种稻,种麦之利全归己有,种麦佃农有利可图,在南方迅速发展。大豆在宋代发展很快,宋已开始用大豆榨油,北宋时已发明豆腐,大豆需求量激增,宋代时除北方继续扩大外,特别在南方提倡种豆。陈旉在《农书》中就指出稻后种豆能 熟土壤而肥沃之.棉花的发展比较突出。北宋时仅限于两广和闽滇,到宋末已扩展到江淮流域。而麻类则因棉的发展而受到了影响,苎麻在黄河流域及南方主要产区缩减,在河南及沿海局部地区有一定发展。甘蔗盛产于闽、粤、川、浙,以川遂宁最为著名。宋人王灼著有《糖霜谱》一书,专门介绍种蔗和糖(冰糖)的方法。
由于宋代每年要输大量绢给辽、金等政权,蚕桑业颇受重视。南宋时太湖地区和发展成最重要的桑蚕地区。茶叶在宋代发展突出,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国家的重要财源之一。不少州郡以产茶著名。宋还在四川成都和甘肃天水设置茶马司,以川陕之茶换取少数民族的马匹和军品。另外,两宋时蜜蜂的饲养和淡水养鱼业都有较大的发展。
(二)农业土地的合理使用
两宋时的农田水利主要以中小型为主。大型工程较少。经过唐末及五代的战乱,关中许多农田水利设施都遭到了破坏。宋代首先修复扩建了不少古渠,如三白渠,汉中的山河堰,南阳召信渠等,恢复了原有灌溉面积。
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实行 淤田法 ,在黄河中下游推行淤灌,颇有成就,规模空前,放淤的范围遍及陕、晋、豫、冀。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当时开封境内淤灌后,每年增产几百万石。可见宋代淤灌改变盐碱地的效果相当显著。
宋时主要依赖漕运将太湖地区丰产的粮食运往开封等地,所以凡妨碍漕运的堤岸堰闸一律毁之,以致河网失控。同时由于漕运所建的吴江塘路和长桥严重阻塞湖水下泄,加速了下游河港淤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宋不得已只好疏浚太湖的入海港,修复一些圩浦堰闸。范仲淹、叶青臣曾分别疏浚白茆等浦和将吴淞江40里的盘龙江截为10里直道,加速排水。后来,赵霖廷主持了大规模的开浚工程。南宋时比较重视水利,但南迁的北方强宗巨族大量围湖占田,使湖面日减,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考语文:92个常考易错多音字.doc VIP
-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专用课件.ppt VIP
- 扩频通信课后习题解答.pdf VIP
- AVL_CRUISE_2014_整车经济性动力性分析操作指导书.doc VIP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5年1月份修订).doc VIP
- 电流电压习题.doc VIP
-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2023简化模板: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539-2015.pdf VIP
- SY 4032.3-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通信工程(通信管道工程).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VIP
- 恒大集团工程管理手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