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5-7 某矿区煤矿事故在24小时的频次分布 时间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事故数 14 8 15 23 16 14 12 14 20 6 13 15 时间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事故数 11 11 9 8 8 11 22 15 16 18 17 9 2、事故在一年内各个月份的频次分布 前面所述的325起事故发生的月份记载见下表5-8: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事故数 27 23 25 17 51 32 29 31 18 35 13 24 三、安全培训和教育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从业人员 3、特种作业人员 第二章 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安全心理学范畴 第一节 概述 一、人失误的概念 对人的失误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论述有两种: ◆里格比: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超出了某种可接受的界限。 ◆皮特:人的行为明显偏离预定的、要求的或希望的标准。 二、人的作业可靠度(R) 1、定义:作业者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能成功完成规定任务的概率,它可以作为可靠性的量化指标。 2、计算公式: R=1-F F—人的失误率 R—人的作业可靠度 三、影响人的作业可靠度的因素(见下表) 内部干扰因素 1、不良的生理、心理状态,如疲劳、情绪波动、注意分功或不注意、睡眠不足或大脑觉醒水平低、生理节律低谷期; 2、个性心理特征中的一些与职业的不适应因素或不良因素; 3、遗传生理、心理缺陷或患有身体和精神疾病等; 4、安全知识、技能训练水平和工作经验方面的欠缺; 5、安全意识差、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上的缺陷等。 外部干扰因素 1、不良的自然环境,如噪声、高温、照明不足、粉尘或烟雾、有害有毒气体、空间狭窄或布置不合理等; 2、不良的社会环境,如管理行为恶劣或不当、社会不良的价值观、安全文化上的缺陷、安全管理松弛及法律与制度方面的缺陷等; 3、操作系统,信号装置、仪表等的设计存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上的不合理因素; 4、工作岗位、工种或场地的变动; 5、过高的工作负荷,如作业强度过高,劳动时间过长等; 6、个人生活中的变动因素,如亲友亡故,家庭纠纷或变故; 7、药物、毒物(包括酒精)等作用于人体而造成的影响; 8、文化教育、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四、人失误的分类 1、按人失误原因将人失误分为: 1)随机失误 :由于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引起的人失误。 2)系统失误 :由于系统设计方面的问题或人的不正常状态引起的失误。 3)偶发失误 :是一些偶然的过失行为,它往往是事先难以预料的意外行为。 2、按人失误的表现形式,把人失误分为: 1)遗漏或遗忘 2)做错 3)进行规定以外的动作 五、人失误的原因(从心理学角度) 1、感觉过程失误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信号缺乏足够的诱引效应、认知的滞后效应、判别失误、知觉能力缺陷、信息歪曲和遗漏、错觉。 2、判断过程失误: 判断过程产生失误的原因如下:遗忘和记忆错误;联络、确认不充分;分析推理失误;决策失误。 3、行为过程失误: 常见的行为过程失误的原因主要如下: 1)习惯动作与作业方法要求不符; 2)由于反射行为而忘记了危险; 3)操作方向和调整失误; 4)工具或作业对象选择失误; 5)疲劳状态下行为失误; 6)异常状态下行为失误。 一、疲劳的性质与特点 1、疲劳: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状态变化,产生某一个或某些器官乃至整个机体力量的自然衰竭状态。 第二节 疲劳因素 2、疲劳的分类:按其产生的性质划分 1)生理疲劳:由于人体连续不断的活动,使人体组织中的资源耗竭或肌肉内产生的乳酸不能及时分解和排泄引起的。 2)心理疲劳:又称精神疲劳,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比如长时间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工作引起的疲劳;由于工作需要用脑判断精细而复杂的劳动对象脑力消耗太大而引起的疲劳;人事关系矛盾或家庭纠纷等令人伤脑筋的事情引起的疲劳。 疲劳的种类: 1)局部疲劳 2)全身性疲劳 3)智力疲劳 4)技术疲劳 5)心理性疲劳 局部疲劳 疲劳产生的原因: (1)作业强度与持续时间 (2)作业速度 (3)作业态度 (4)作业时刻 (5)作业环境 预防和降低疲劳的途径 ◆合理设计作业的用力方法: 1)合理用力的一般原则 A随意性原则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