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FO 大客户开通 业务维护.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客户网络业务开通及维护 -大客户业务测试应用;目录;业务需求驱动力;宽带业务需求驱动;承载及接入IP化,演进目标即实现: 核心层OTN, 汇聚层OTN/PTN, 接入层PTN/PON”;大客户业务传统接入技术;以太网在MSTP的应用情况;光网络大客户接入方式 举例 ;目录;业务特点: 高收入;高利润 保障级别高 主要业务类型: 内部互联业务 宽带上网专线业务 IDC 主要网络技术: FR/DDN/xDSL SDH/E1/MSTP FTTx Ethernet / ATM MPLS VPN 应用较多的网络模型 点-到-点 点-到-多点;大客户用户意识日趋成熟 要求保障通信质量(QoS,QoE) 要求保证带宽(SLA) 运维环境复杂 设备接口和层次较多 涉及的部门和层次较多 典型故障问题 线路故障,致使业务中断 线路正常,但性能不好 运维工作的难点 缺少针对大客户接入链路的逐段、端到端性能测试和故障定位的手段 缺少针对重点用户的长期监测手段 缺少针对不同业务类型(及业务质量)进行测试的统一方案 缺少针对不同业务等级进行分级验证和监测的手段 ; 网络测试生命周期; 物理测试报告:该报告集合包括可证明新线路已满足物理规范的物理测试结果,如 OTDR 曲线和第 1 层 BERT 测试结果。 服务开通报告:该报告可证明各级转发设备上的服务处理得到了正确配置。 试运行报告: 可提供在长度适中的时间段(24 小时至 72 小时)测试服务时的性能详细信息。还可提供服务的相关描述,以及实测 KPI 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这些测试报告的集合即构成线路的出生证明。 ;目录;电信级以太网定义;在交付给最终用户之前,最后一次对以太网电路的全面介入 为新开通的业务提供出生证明(birth certificate) 针对SLA是否满足需要提供保证 以太网业务的关键性能主要表现在: 吞吐量Throughput 帧延迟Frame delay 帧延迟变化Frame delay variation (抖动jitter) 帧丢失Frame loss 有效性Availability 增加用户满意度 激发用户的信任;典型的以太网业务测试方法 — RFC-2544;;;ITU-T Y.1564 是全新的基于标准的以太网测试方法论 ;目录; 业务开通测试的流程 ;;;;;iSAM;MEF 23.1 Thresholds Criteria;目录;维护应用案例-穿通模式的应用;维护应用案例–在线抓包分析;维护应用案例分析– 智能扫描和标记识别;TCP 层的疑惑;TCP原理 ;什么是RFC-6349?;RFC6349的应用;客户TCP 配置问题的案例 拥有2个地点的业务客户购买了100M 以太网服务, 20毫秒的往返时延 RFC2544 测试结果 100M; 客户自用电脑测试FTP,结果只有 25M; 客户投诉, 运营商需现场测试解决问题 ;客户TCP 配置问题的案例 使用EXFO 仪表 进行RFC6349 测试; 通过基准往返延迟和TCP带宽测试, 得到最佳 TCP 窗口大小256KB 测试结果显示不同TCP窗口下所对应的TCP层流量。 结论: 网络运行正常, 终端客户没有在其中一个服务器上使用窗口缩放选项(默认窗口64KB,只达到了100M CIR中的25M)。 调整到最佳 TCP 窗口大小256KB后,达到100M 带宽。; 运营商问题案例: 网络缓存不足 拥有2个地点的业务客户购买了300M 以太网服务, 50毫秒的往返时延 RFC2544 测试结果 300M; 客户自用iPerf 测试, 结果只有95M; 客户投诉, 运营商需现场测试解决问题 ;运营商问题案例: 网络缓存不足 使用EXFO 仪表 进行RFC6349 测试; 通过基准往返延迟和TCP带宽测试, 得到最佳 TCP 窗口大小1800KB iPerf 模拟了 30个并行TCP连接, 可以帮助大致了解TCP吞吐量,但受软件局限的影响,不能用于精准测量TCP吞吐量。 EXFO 使用硬件TCP 测试方法排除软件测试的不确定性 结论: 测试结果显示缓存器时延比例过高,表明运营商的设备网络缓存不足。 运营商认识到问题在于边界路由设备中的默认缓存不足。通过增加设备中的缓存大小,可以得到300M 的TCP 带宽。 ; 其他案例分析; 什么是二层透传测试 ?;二层控制协议帧; NetBlazer 二层透传测试;目录;NetBlazer v2 系列 10G 多业务测试仪 全面高端的现场测试解决方案;FTB-1 PRO 性能; PRO!;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五种不同优化配置;NetBlazer 870V2 界面;NetBlazer 880Q !;FTB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