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精英历史人教版课件第4讲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ocVIP

中考精英历史人教版课件第4讲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图是根据相关史实制作的示意图,正确的有( B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5,济宁中考)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 ) 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C.汉武帝——修筑长城 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 3.右图人物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 D ) A.文天祥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岳飞 4.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C ) ①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②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③“苏湖熟,天下足” 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右图所示的农具发明于( B ) A.秦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6.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对这一巨大变迁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D )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 B.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C.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 D.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 7.宋朝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它们还是当时的( C ) A.重要粮仓 B.著名瓷都 C.著名大商港 D.丝织业中心 8.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B )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9.(2016,甘肃中考)右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C )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 10.(2015,佛山中考)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C )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11.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l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C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12.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D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上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C ) A.秦朝疆域图 B.唐朝疆域图 C.元朝疆域图 D.清朝疆域图 14.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 )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 15.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1)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赵匡胤。女真。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只答民族政权并立要扣分)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北方人)大量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民族融合。回族。 材料四 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4)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16.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