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pptxVIP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果;圆明园的珍宝;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断壁残垣。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体会文章中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语言。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高尚品质。; 雨果(1802—1885),法国伟大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九三年》等。;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由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大举进犯北京,无能的咸丰皇帝匆匆逃出了北京。英法联军攻到位于海淀的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中外的抢劫和焚烧。洗劫、焚烧圆明园后,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给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雨果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于1861年11月25日大义凛然地写下了此文。; 题目交代了写信的缘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点明了写信的对象——巴特勒上尉。雨果借写信的机会,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给巴特勒等人当头一击。;赃(zāng)物    箱箧(qiè)    给(jǐ)予   琉(liú)璃(lí) 珐(fà)琅(láng)   惊骇(hài) 眼花缭(liáo)乱 晨曦(xī) 瞥(piē)见   劫(jié)掠;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富丽堂皇: 晨曦: 丰功伟绩: 荡然无存: 箧: 瞥见:;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6段:运用反语(文明、野蛮)揭露和讽刺英法厚颜无耻的丑恶嘴脸。 7段:雨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义正词严抗议英法政府犯下的滔天罪行。 8段:强调法兰西偷窃圆明园的赃物不属于法国,而是属于中国。 9段:把英法联军比作窃贼,其洗劫圆明园的行为比作偷盗。 10段:运用反语(赞誉)旗帜鲜明地答复巴特勒的来信,首尾呼应。; 针对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巴特勒上尉的态度如何?作为一位法国作家,雨果的态度如何?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请用波浪线把信中雨果赞美圆明园的语句画出来,看看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 ③“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大理石”“玉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材料,“青铜”“瓷器”是中国的特产,“神像”“异兽”是圆明园里的陈设,它综合了洞府、神庙、宫殿的所有优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圆明园的赞美。 ; ④“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把圆明园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筑相提并论,足见圆明园的地位。 ⑤“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窥一斑而见全豹,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象征。;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文中的两个强盗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例。;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赞美圆明园,表现了作者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对侵略者的嘲讽,表现出雨果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的正义感和骨气。;这封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提“巴特农神庙”?);“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几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