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内蒙古游牧文化旅游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2、掌握本区的旅游业现状
3、知晓本区著名的旅游城市
4、了解本区的旅游特色
二、课时分配
本章共有3节内容,安排4课时。
三、教学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本区的旅游地理环境特征;认识本区旅游地理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掌握本区旅游发展的现状及主要旅游地。
四、教学难点
1、了解本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2、知晓本区著名的旅游城市及本区的旅游特色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本区旅游地理环境基础
本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幅员辽阔,北面以漫长的国界线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东面连接着林海高原——关东文化旅游区,东南面与京畿要地——燕赵文化旅游区相连,南面紧邻中华民族摇篮——中原文化旅游区,西面紧靠沙漠绿洲——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本区大部分地区属于内蒙古高原,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一派草原景象。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摇篮和主要活动区域,本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包括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朝鲜等30多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一、旅游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一)坦荡的高原地貌,为豪放大气的旅游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旅游气候条件比较艰苦
二、 旅游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本区早在新、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活动,留存有著名的“河套文化”“大窑文化”“红山文化”等文化遗址,还保存有元、明、清时代的文物古迹。这里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尽管目前经济尚不发达,交通欠方便,但草原风光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是有着巨大开发潜力的旅游区。
(一)热情、剽悍的蒙古族风情与文化艺术,极具民族震撼力
(二)民族风情浓郁与草原文化的传奇魅力
(三)文化古迹历史久远
第二节 本区旅游业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了旅游业。由于地处我国北部边疆,没有顺路或简易之便,旅游季节较短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旅游业曾一度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边境贸易的开放搞活,带来本区旅游业的相应发展,其旅游业现状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特色旅游的中心地位
精心组织两区两线旅游。
精心设计特色旅游项目。
(二)重视区域协作与宣传促销,不断改善接待设施条件
本区地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重要旅游区,又邻近首都北京,发展旅游区域协作条件较为优越。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作为长白山汇合点的延伸区,积极配合东北三省组织长白山汇合点活动,重点推出呼伦贝尔草原风光、民俗风情和冰雪旅游等,三省一区联合推出“殖民地遗址之旅”“冰雪风光之旅”“民俗风情之旅”新旅游项目,发挥北方特色和优势,丰富和完善特种旅游项目。
近年来,内蒙古以保持、突出其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主线,大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效果明显。
第三节 主要旅游地及旅游线
一、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建云中郡。16世纪达延汗在此建宫殿,以青砖筑城,远望一片青色,故称“呼和浩特”,即蒙语“青色城市”之意。今大造防护林带,该城更是名副其实。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旅游的主要集散地。
二、包头市
蒙语“包克图”,即“有鹿的地方”。此地曾经水草丰美,有鹿群出没。由17世纪起,经村、镇、县,发展为城市,铁矿丰富,现已成为我国重要黑色冶金基地。市东北50公里处的五当昭(蒙语,意为“柳树庙宇”),原名巴达嗄尔庙(藏语,意为“白莲花”),创建于清康熙年间(1667~1722年),为内蒙古第一大召。包头一带为古代重要战场,今天古城湾与麻池仍可见汉古城遗址。
三、响沙
响沙位于库布其沙漠中段,宽60米,高40米,天气晴朗,当人爬上沙丘下滑或用手拨动沙子时,沙子就会发出轰鸣声响。响沙是流沙中的特有奇观,对游人颇有吸引力,多欲前往一试。(如图10-1)。
四、土默川
土默川即古“敕勒川”,位于包头以东,呼和浩特以南,和林格尔以北。因有阴山、贺兰山在北、西两面阻挡寒流风沙,蓝天碧净,气候温和,更得黄河灌溉之利,故农牧业发达,历史上享有盛名。脍炙人口的《敕勒歌》所赞颂的就是个地方。现今这里也成为良好的旅游胜地。内蒙古特色草原风情旅游,主要在这一地区。
五、阿巴哈纳尔旗
该旗即锡林浩特所在地。此处草原风光极美。清代曾在这里建有贝子庙。今仅存部分殿宇,但原布局还依稀可辨。庙宇附近逐步发展起新兴城市,即锡林浩特。从这座城市可看到新中国成立后草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六、元上都城遗址
该遗址在正蓝旗境内,初建于元宪宗六年(1256年),名开平府,后改为上都,又名上京或滦京,方形,每边长2 200米,有宫城、皇城和外城,中轴对称,街巷整齐划一,城市布局具有中原传统风格。城于明永乐初年荒废,今只存建筑物台基。蒙哥汗曾在此执政,公元1265年忽必烈在此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配套课件张锦华试卷答案《中国旅游地理》模考题1.doc
-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配套课件张锦华试卷答案《中国旅游地理》模考题2.doc
-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配套课件张锦华试卷答案《中国旅游地理》模考题3.doc
-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配套课件张锦华试卷答案《中国旅游地理》模考题4.doc
-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配套课件张锦华试卷答案《中国旅游地理》模考题9.doc
-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配套课件张锦华试卷答案《中国旅游地理》题10答案.doc
-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配套课件张锦华试卷答案《中国旅游地理》题1答案.doc
-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配套课件张锦华试卷答案《中国旅游地理》题2答案.doc
-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配套课件张锦华试卷答案《中国旅游地理》题3答案.doc
-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配套课件张锦华试卷答案《中国旅游地理》题4答案.doc
- 中国旅游地理总发配套教学课件中职11案例十一 内蒙古扎兰屯市格桑花盛开.docx
- 中国旅游地理总发配套教学课件中职12案例十二 中智游成功中标国家级旅游舆情及价格监测项目.docx
- 中国旅游地理总发配套教学课件中职12第十二章 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docx
- 中国旅游地理总发配套教学课件中职13案例十三 让我们来参观世界上唯一一个负碳之国吧.docx
- 中国旅游地理总发配套教学课件中职15案例十五 令人毛骨悚然的塞德莱茨人骨教堂.docx
- 中国旅游地理总发配套教学课件中职教学参考.docx
- 中国旅游地理总发配套教学课件中职深度阅读书目.docx
- 中国旅游地理总发配套教学课件中职课程说明.docx
- 中国旅游地理总发配套教学课件中职资源推荐.docx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套配套课件田克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内容简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