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
A B C 有丝分裂前期 减Ⅰ前期 减Ⅱ前期 D E F 有丝分裂中期 减Ⅰ中期 减Ⅱ中期 G H I 有丝分裂后期 减Ⅰ后期 减Ⅱ后期 首先判断时期,如染色体无规律分布为前期,染色体排列在中央为中期,染色体移向两极为后期; 其次判断分裂方式 图形识别 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 偶数: 奇偶数 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 有: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同源染色体有无 联会或分开 无:有丝分裂 有:减数第一次分裂 “三看”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含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 (不含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 四分体排列于细胞中央 同源染色体分离 有丝分裂 减Ⅱ 中期 后期 (不含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含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Ⅰ 有丝分裂 减Ⅱ 减Ⅰ A B C D E F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像比较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发生的场所 染色体复制 细胞分裂 子细胞染色体数 子细胞功能 同源染色体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只在生殖腺内 全身各处 一次 一次 一次 两次 比母细胞减半 与母细胞相同 生殖细胞 体细胞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同源染色体联 会,四分体出现 再来一次 继续 返回 四分体(含四条染色单体) 非同源 染色体的 自由组合 返回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组合四 组合方式(或产生的配子种类) =2n (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继续 如果染色体是三对而不是两对,那么将会产生多少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从而产生遗传性变异 非同源 染色体的 组合方式(或产生的配子种类) =2n (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组合四 返回 继续 自由组合 非同源 染色体的 组合方式(或产生的配子种类) =2n (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组合四 返回 继续 自由组合 非同源 染色体的 组合方式(或产生的配子种类) =2n (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组合四 返回 继续 自由组合 非同源 染色体的 组合方式(或产生的配子种类) =2n (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组合四 返回 继续 自由组合 非同源 染色体的 返回 自由组合 继续 (1)假设一个精(卵)原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则形成配子(精子或卵细胞)的可能性(不含交换)为2n种;完全含父方(或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的比例是1/2n;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方式有2(n-1)种可能性。 (2)不论精(卵)原细胞内含有多少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I形成的次级精(卵)母细胞的实际数目都是2个(1个),实际种类均为2种(1种);减数分裂Ⅱ形成的精子(卵细胞)实际数目都是4个(1个),实际种类均为2种(1种)。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 交 叉 互 换 同源染色体联会 返回 A a B b 交 叉 互 换 染色单体断裂 返回 A a B b 交 叉 互 换 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互换并 引起交叉 返回 A a B b 交 叉 互 换 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互换并 引起交叉 返回 A a B b 交 叉 互 换 交叉点向末端移动 返回 A a B b 交 叉 互 换 返回 交叉点向末端移动 A a B b 交 叉 互 换 交叉互换使同源染 色体的两条非姐妹 染色单体发生遗传 物质的部分交换 返回 A a B b 交 叉 互 换 交叉互换使分裂产生 的四个子细胞所含的 遗传物质各不相同 返回 再来一次 A a B b (1)减Ⅰ间期复制→基因突变。 (2)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基因重组。 (4)减数分裂中也可能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变异。 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 1.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的过程。 2.细胞学基础 (1)细胞膜和核膜的识别功能——同种生物的两性生殖细胞才能融合。 (2)生物膜的流动性——使两性生殖细胞融合为一个受精卵。 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1)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铁路工务线路设备检查项目与常见病害解析.pdf VIP
- 中药二中成药“快速记忆”总结.docx VIP
- 2025年生物医药临床试验风险识别与质量控制优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实施指南《GB_T27785-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电子灭蚊蝇器》实施指南.docx VIP
- 新解读《GB_T 27785 - 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 电子灭蚊蝇器》.docx VIP
- 离任审计流程详解与核心工作底稿编制指南.docx VIP
- 美术高中绘画教材分析.doc VIP
- 遵义凤冈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2023.pdf VIP
- 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电子灭蚊蝇意见汇处理表.pdf VIP
- 高中生物实验研究型课程校本教材(上).pdf VIP
文档评论(0)